今年以来,绵阳市各级部门围绕城乡低保、城乡医疗救助、农村五保等内容为困难群众的生活提供有力保障,扫去了他们脸上的愁容,将温暖的阳光播洒进他们的心里。昨(1)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困难群众,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
1 扶贫助困
保障困难群众生活
“多亏了镇政府的领导,还有村干部的帮助,现在我们一家人的生活好多了。”游仙区新桥镇三角村3组的王成冬常年在外打工,不料去年检查出患上了骨髓癌。就在回家养病时,儿子王超参加高考,考上了山东海军学院。
王成冬拿着儿子的录取通知书,心里只有着急。多年打工没有多少积蓄,家中一贫如洗。王超的母亲很早就离家出走没有再回来,如今自己又患上骨髓癌,孩子求学和以后的生活都让人发愁。新桥镇党委政府了解到王成冬一家的情况后,为孩子解决了2000元的车旅费,鼓励他好好读书将来成为有用之人,同时民政部门还将王成冬纳入低保,每月低保费直接打入专用账户。“这一年来,大家经常来我家里坐坐,看看我有没有什么困难。”王成冬说,儿子在学校读书完全免费,而且每月还有生活补助,自己也可以靠低保解决生活困难,一家人的日子好多了。
记者在采访中看到,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总是牵动着大家的心,绵阳市各级各部门开展形式多样的扶贫助困送温暖活动,切实把党和政府的关怀送到困难群众的心坎儿上,为民解忧,做困难群众的贴心人。
2 大病救助
温暖低保户的心
住在先锋路社区的伍阿姨今年61岁,几年前,丈夫和儿子先后因病去世。当时为他们治病时耗光了家里的积蓄,不料屋漏偏逢连夜雨,伍阿姨查出患了尿毒症,得知这一结果,伍阿姨一度对生活感到绝望。
先锋路社区得知她的情况后,立即将其纳入了低保户和社区长期帮扶对象,又为她申请了大病救助,帮助她解决了5000多元的医疗费用。每到过年过节,社区干部职工总是来到伍阿姨家中慰问,这些关爱让伍阿姨非常感动。她说,现在上午去医院透析,下午在家休息,自己的心态也慢慢开始好转,是大家的关爱给了她生活下去的勇气,是好政策给了她更多生活的希望。
对贫困家庭来说,家中有一人患病,往往会让家庭经济状况陷入困境;而经济状况较好的家庭,也会因家人患大病而感到经济有压力。据了解,绵阳市加大医疗救助资金投入,探索大病保障机制,解决“一个大病患者憔悴一个家庭”的难题。
建议
采访中,游仙区新桥镇一位村民提出建议,他说现在农村的一些困难家庭缺乏致富门路,尤其是年纪大的和行动不便的村民就业很困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政府能帮助他们寻找适合的脱贫项目。
家住高新区的刘平利女士告诉记者,在关注困难群众物质需求时,还应关注他们精神上的需求,让困难群众感受到他们的心事有人懂、苦恼有处诉,从而坚定摆脱暂时困境、重享幸福生活的自信心,以强大的精神动力,勇敢直面生活挑战。
(本报记者 王耘)
新闻推荐
绵阳:绽放软装艺术魅力——芒果瓷砖2013年欧洲田园设计之旅
现代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满足基本居住要求的同时,也逐步追求空间设计的高标准,软装陈设艺术也成为时下设计师追捧的热门研究之一。6月28日,芒果瓷砖2013年欧洲田园设计之旅全国巡回绵阳-德阳...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