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让更多的老百姓文明祭祀,到相应的集中祭祀点祭祖,昨(17)日,绵阳市一些志愿者走上街头开展宣传活动。
昨日下午,尽管天气炎热,但在城区的一些小区,记者看到,一些志愿者纷纷将城市管理局、公安局、水务局、环保局联合发布的公告发放给小区的住户,在一些小区的张贴栏也张贴了公告,还有一些志愿者特意在地图上勾出19个集中祭祀点的位置,然后张贴在醒目的地方。为了杜绝一些市民在小区楼道或楼顶进行祭祀,志愿者还针对有传统祭祀情结的老人的家庭进行敲门宣传,给他们讲解传统祭祀方法的危害。同时,也给他们讲明到集中祭祀点的乘车路线。
据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秦燚介绍,为了尽量让城区每一个人知道今年集中祭祀的位置,城市管理局除了在媒体发布公告外,还特意印刷了6万份公告。在8月15日前,由城市管理局以及涪城、游仙、高新区、科创园区城管分局的工作人员深入社区,联合社区干部,组织志愿者进入小区进行宣传,一些社区还特意联合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让物业管理公司工作人员将宣传资料发放到每一户家庭手中,保证将公告的内容宣传到每一个百姓心中。
通过宣传,很多市民表示,为了自己的生活环境,愿意响应号召,到集中祭祀点祭祀,或者在网上祭祀。家住南街长城春天花园的刘成鸣告诉记者,他今年已经60岁了,往年他都是在滨江广场外的河边祭祖,对于来劝阻的人员还很不客气,总觉得传统的祭祖方式不可改变。今年看到前一段时间政府因为禁烧秸秆,绵阳市城区蓝天白云的天气增多,在中元节来临之际,志愿者这一劝说,让他立即明白,少烧纸钱,就可以减少一点污染,因此他决定,今年中元节这天要文明祭祀。
(本报记者 同拥军 实习生 廖梦琦)
新闻推荐
本报讯公交车是广大市民出行的代步工具,更是城市形象的流动窗口。乘客在乘坐公交时的言行举止,也直接折射出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昨(19)日,记者在乘坐公交车时发现,市民遵守秩序、排队上车等诸多文明乘...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