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中元节的来历及习俗

来源:绵阳日报 2013-08-14 22:31   https://www.yybnet.net/

编者按: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祭祖,是清明节后我国祭祖的另一传统习俗。但是,近些年很多市民在祭祖时,选择在城市绿地、河边,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影响城市环境。本报从今日起推出一组关于中元节的系列报道,方便市民了解关于中元节的民俗文化,同时为市民文明祭祀提供相关服务。

中元节又称“鬼节”,民间习惯称作“七月半”。许多市民只知道在这个节日来临时,都要祭祀祖先,但是为什么祭祀,祭祀时有些什么特殊习惯,随着历史的变迁,已经越来越少的人知晓。昨(13)日,记者就此采访了绵阳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张尔君。

张尔君介绍,“中元”之名起于北魏,俗称“鬼节”或“孟兰盆会”,有些地方也称为“施孤”、“亡人节”、“七月半”。俗传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阎王释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习俗。时在农历七月十五,也有在七月十四的。节日这天,家家带上祭品,到坟上去祭奠祖先,有些还要举行家宴,供奉时行礼仪。

但与清明祭祖不同的是,中元节这天,祭祀者还必须酹酒三巡,表示祖先宴毕,合家再团坐,共进节日晚餐。断黑之后,携带炮竹、纸钱、香烛,找一块僻静的河畔或塘边平地,用石灰撒一圆圈,表示禁区。再在圈内泼些水饭,烧些纸钱,鸣放鞭炮,恭送祖先上路,回转“阴曹地府”。过去,民间在七月初七就要通过一定仪式接先人鬼魂回家,每日晨、午、昏,供3次茶饭,直到七月十五送回为止。四川省祭祀时,还会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从有关中元节的传说中,可深切体会到中元节祭祀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二是发扬推己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其实,民间之所以叫“鬼节”,无非是人们对逝去亲人的追思。七月十五的习俗,剔除掉其中的迷信色彩,会发现其中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孝道。“人生百善孝为先”,孝是善心、良心和爱心的体现,无论是对尚健在的长辈,还是已逝的亲人,不忘孝道,这才是“中元节”的现实意义。

(本报记者 同拥军 实习生 廖梦琦)

新闻推荐

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恢复对外开放

本报讯昨(14)日,记者从北川老县城保护工作指挥部获悉,经过1个月时间的清理,受暴雨洪灾影响暂停开放的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今日起恢复对外开放,接待社会公众参观、纪念。据介绍,今年6月份以来,多次...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中元节的来历及习俗)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