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竹梅 陈莹莹 文/图
晨曦初露,宽敞整洁的芙蓉三期广场上、绿树掩映的科学家公园里,成群的市民或翩翩起舞,或慢跑健身,尽情享受着城市文明带来的惬意。离退休老干部库春乐由衷地说:“文明城市创建,改善了环境,提升了素质,促进了经济发展”。
作为绵阳的一份子,素有“富乐之乡”之称的游仙,更是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不遗余力:率先成立绵阳首支雷锋志愿者服务队;乡村少年宫建设实现全区39所学校全覆盖;东材社区居民薛明杰入围“中国好人榜”;“老板”支书张勇、“烧饼哥”顾全泽等一批道德模范不断涌现……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54万游仙人在共享文明中共建文明。
城市 因凡人善举而“温暖”
今年5月底,游仙区道德讲堂总堂上,卖饼救妻的“烧饼哥”顾全泽来到现场,朴实地道出自己的心里话:“夫妻一场,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虽然打工挣得多,卖饼子挣得少,但我能随时照顾她。”听似不然,实则重情的一席话,让在座的人纷纷潸然泪下。游仙镇副书记杨鹏说:“零距离倾听这些凡人善举,真切感受到美德就在身边。”
思想道德建设是文明城市建设的灵魂。在去年设立“道德讲堂”的基础上,游仙今年分行业分领域开展道德讲堂,建立区级机关道德总堂、教育系统道德总堂、卫生系统道德总堂、政法系统道德总堂,建立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含市级)道德讲堂。
讲堂上,讲故事的都是老百姓自己,讲的都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儿。讲堂下,“托举保安”邓龙、“卖房捐建家乡的老板支书”张勇、“卖饼救妻烧饼哥”顾全泽、“勇救落水群众退休教师”曹维庭、“八旬励志太婆”王福秀……一串闪亮的名字被人们称道、传颂。家庭、社会、职业传统美德得到生动诠释。
“当乐善好施、凡人善举成为一个地区绝大多数人的生活理念时,真善美的文明之花就会在这个地区深深扎根。”区文明办主任贾达俊说,在这些“道德楷模”的引领下,信仰道德、传承道德、践行道德在游仙蔚然成风。
东材社区居民薛明杰本身有残疾。两年前,患精神疾病的妻子从楼上坠落,导致全身瘫痪。薛明杰每天来回20多公里,一边兼顾工作,一边照料妻子。这种坚持使他入围今年2月“中国好人榜”。
今年6月1日,游仙一位16岁的女孩在芙蓉溪为救一名落水者而累得虚脱住院。事后,女孩儿不仅自己支付医药费悄悄离开,还婉拒被救者家人的当面感谢。
这些平常的“小爱”之举,让这座城市变得异常温暖。
邻里 因志愿服务而“亲切”
仲夏天气,酷暑难耐。绵阳市雷锋志愿服务站站长李振平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山东交大、西南科大等八所高校、数十名志愿者一起走进魏城镇荣发村和朝真乡,和留守儿童们一起开展“快乐学堂”的暑期活动。看着孩子们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李振平欣慰地说:“一座文明城市必须是一座有爱的城市。”
因为有爱,2008年5月31日,原本是一家药店负责人的李振平率先组建了“绵阳市雷锋志愿者服务站”,截止目前,已拥有4000余名志愿者。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为倡导志愿服务,游仙依托绵阳志愿服务网,建立了35支志愿服务大队、23个志愿服务工作站的网上信息管理平台,注册志愿者达56524人。至此,在游仙周边便开始活跃着这样一群人,有60多岁的老人,也有在读的大学生,有本地人,有外地人,他们自发组织起来,协助疏导交通,走街串户,扶老助残。
今年62岁的骆金凤是开元路社区一名普通的文明交通志愿劝导者。2004年老伴突患重病后,是社区干部和居民们的“爱心捐款”帮助全家渡过难关。“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念头就此在骆金凤心中生根发芽。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骆金凤毫不犹豫加入了光荣的志愿者队伍,成了一名“十字路口的无冕哨兵”。
今年49岁的谢夏全是汉城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的一员。每天上班前,他都习惯性地到小区里转转,看看环境卫生状况。汉城社区位于游仙主城区,是芙蓉汉城餐饮一条街所在地。因辖区范围内商家、商住小区多,流动人口多,管理难度大。社区便成立了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定期开展治安巡逻、植绿护绿、扶老助残、保护芙蓉溪母亲河等系列活动。
学习 因绿色空间而“多彩”
每到上学季,游仙区各乡村少年宫一派热闹场景:操场上,孩子们跳舞、唱歌、放风筝;手工制作室里,玩泥巴、做陶艺;文化活动室里,学棋、绘画……在游仙,“乡村(社区)少年宫”已成为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绿色乐园”。
在抓好常规教育的同时,游仙始终在探索,如何筑牢孩子文明成长的基石,让广大中小学生成为建设文明城市的践行者,争做全市建设文明城市的“排头兵”。
为此,游仙提出德育特色、校园文化特色“双推进”。剑南路小学聘请专业的教练当校外辅导员,组建“轮滑队”、“游泳队”。今年5月,剑南路小学轮滑队在著名轮滑教练贺培诚的义务带领下,参加宝狮莱杯第7届全国少年速度轮滑锦标赛,队员文馨悦取得女子丙组500米计时赛第五名;富乐实验小学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把校园文化艺术节、运动会、升旗仪式等文化活动作为君子文化特色教育的重要载体,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君子教育”的参与者、主持者和实施者。
全区各中小学校还充分依托现有资源,通过修缮、改造、共享等办法,将德育教育与乡村(社区)少年宫建设相融合。游仙慈济实验学校少年宫成立了全市学校少年宫唯一的射箭队。仅一年时间,射箭队就取得了“省协会杯中小学生射箭比赛团体总分第一”、“省春运会射箭比赛道德风尚奖”等殊荣和个人省级奖项近20人次。如今,乡村少年宫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德智体美综合素质,还成为家长放心的教育阵地和村民满意的文化中心。
新闻推荐
本报讯8月9日,涪城区城厢街道司法所联合解放街社区,组织辖区符合条件的6名社区矫正人员成立文明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辖区文明城市建设活动,对街头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当日上午,正值上班高峰...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