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水稻制种、常规水稻和玉米都获得了大丰收,我养的30头肉牛草饲料大部分都解决了……”昨(24)日,游仙区朝真乡龙文村五社的肉牛养殖大户李术兵一边用稻草喂牛一边向记者介绍,“玉米秆、叶子和稻草牛要吃,往年老百姓都是一烧了之,今年我们5社30多亩大春秸秆都被我免费收来喂牛了。”
在金竹村3社,养殖大户夏全茂说起今年的秸秆回收,他高兴地说:“下半年要准备养40头肉牛,免费收了村里10多亩稻草,牛饲料解决了,还要种植30亩稻田蘑菇,村民都感谢帮他们腾了地。”
在崇林村崇林水库,养鱼人唐斌正往水库里扔青谷草。“青谷草和玉米叶子都是草鱼的好饲料,今年的秸秆禁烧不仅保护了环境,而且使我们养殖户免费回收了大量秸秆进行生态养殖,对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生态养殖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唐斌表示,他今年近200亩水库最近两月的养殖成本下降了20000余元。
绵阳市止语种养殖专业合作社也在全乡免费回收20多亩稻草覆盖到核桃树下堆沤增肥。朝真乡产业服务中心等部门大力宣传引导村民发展蘑菇、秋洋芋种植,培训推广稻草覆盖秋洋芋、油菜技术、蘑菇种植应用技术、稻草直接还田技术、秸秆沼气化利用技术,尤其是直接将稻草顺放于稻茬行间,让其自然腐烂的稻草直接还田技术,将多余的秸秆或其他易腐烂的农作物废弃物(如菜脚叶、瓜藤等)集中放入修建的“秸秆堆沤池”内、待腐熟后成为有机肥再施入农田的堆沤还田等技术,由于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效益明显,被全乡群众所认同推广,实现了“不见火光,不见烟雾,不见黑斑”的秸秆禁烧工作目标。朝真乡党委书记王荣说:“大春秸秆的生态综合利用技术面积10831亩,综合利用率达97%,既保护了环境,又促进了农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有力推动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建设生态富乐朝真作出了积极贡献。”
(刘子江 本报记者 成和平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25日,记者获悉,由市委、市政府主办,团市委、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和西南科技大学承办的绵阳首届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成果展暨颁奖仪式,将于本月29日在西南科技大学举行。全市青年科技创...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