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呜——呜——呜……”为纪念“九一八”事变82周年,昨(18)日上午,绵阳市举行防空警报试鸣演练活动,并首次采用语音播报的方式配合防空警报鸣响,旨在进一步增强广大市民的国防观念和爱国意识,时刻警醒人们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上午9时45分,随着指挥人员一声令下,预先警报拉响,鸣36秒,停24秒,反复3遍,鸣放时间为3分钟;预先警报是向大家报知“敌人”的空袭即将来临,要求大家立刻做好防空袭准备。空袭警报,鸣6秒,停6秒,反复15遍,鸣放时间为3分钟;空袭警报是向大家报知“敌军”空袭兵器已临近城市,空袭即将或已经开始,人们必须迅速疏散隐蔽或采取紧急防护措施。解除警报连续鸣3分钟;解除警报是告诉大家已经安全,市民听到后应有组织、有序地返回家中和工作岗位。
在历时9分钟的演练中,100多台防空警报器将警报声覆盖到全市各个县市区,在配合解说人员语音解说情况下,市民更清楚警报的类型、内容及要注意的事项;鸣放过程中,广大市民生活、工作秩序井然。随后,市人防办(民防局)还开展了人防机动指挥通信演练,并前往科园社区发放国防知识宣传册。
据市人防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部分市民对鸣响的防空警报类型及传达的信息并不知情,一旦出现灾情或重大事件,难以辨别警报,可能影响逃生。据此,今年以来,市人防办(民防局)对城区人防警报器进行了改造升级,安装了语音播放系统,并增设警报信号中继站,以扩大信号覆盖面,增强鸣响效果。(本报记者 刘鑫)
新闻推荐
本报讯昨(22)日,由市直机关工委举办的全市机关党务干部业务技能培训班开班。此次培训旨在提高机关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提升机关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此次培训为期三天,采取专题辅导、专家讲座、...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