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这件事情确实做得大好了,汉阙这下再不会受日晒雨淋了!”近日,众多在科技馆广场上参观的游人发现,这里曾经一直祼露的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汉阙,已经安装上了钢架结构的遮雨棚,从此汉阙再也不会遭受日晒雨淋,过往的路人纷纷称赞并拿出相机拍摄。
据了解,绵阳汉阙历史年代久远,历经数次大地震以及2008年的“5·12”特大地震后,仍完好保存。汉阙建于东汉晚期至蜀汉时期 (约公元150-250年),因阙上刻有“汉平阳府君叔神道”铭文,故名平阳府君阙。阙是立在宫殿、宅第、寺庙和墓两旁的标志性建筑,具有表示所有者身份等级作用。平阳府君阙坐东向西,阙由条石和石板叠垒而成,北阙通高5.29米,南阙通高5.45米,左右两阙相距26.2米。分主阙和附阙,自下而上分别是台基、屋身、斜撑和屋顶,其上刻有柱、枋、斗拱、瓦件等构件。阙上刻有众多仙灵异兽、传说故事和生活画面。梁大通三年(公元529年),佛教徒在阙身上雕刻佛像29龛,以及题记等,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阳府君阙是绵阳古老文明见证,是研究汉代建筑、雕刻艺术、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的珍贵实物,汉阙上的佛教造像,也是研究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重要资料。
由于汉阙长期裸露广场,受日晒雨淋,汉阙一些部分出现不同程度风化,市文物及有关方面极为重视,为加强汉阙保护,近日专门为汉阙搭建了遮雨棚。 (本报记者 李晓平 文/图)
新闻推荐
一只展翅鸿鹄原应“扶摇而上九万里”,为何强劝其“抢榆枋而止”?一个孝顺的儿子甘愿与父亲静默对坐感受温情,为何强求他即刻便奋斗不息为父争光?世界太大,标准太多,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把天平,用...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