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江社区有位小有名气的“二胡达人”,因为他不仅自学二胡,能演奏《二泉映月》、《赛马》等名曲,还自己研究制作了二胡、板胡、马头琴等三十余把拉弦乐器。日前,记者采访了年过六旬的魏厚良,听他讲述了自己多年来的二胡情结。
年轻时,魏厚良就很喜欢音乐,但为了生计却当了木匠。2000年,儿女都生活稳定的魏厚良不再外出打工,而是回到绵阳,过上了安闲的晚年生活。他开始学拉二胡,买了曲谱,到公园向拉二胡的老人请教。2007年,他又报名进入市老年大学二胡初级班,从指法和弓法等初级知识开始系统学习。
2009年,魏厚良看到电视节目里有位音乐教授,在讲述自己团队研究制作的板大胡,并现场表演。受此启发,木匠出身的魏厚良找来工具,用一根檀木和中胡弦,制作出一把板大胡。“起初朋友看见我自制的乐器,觉得不可思议。”可魏厚良制作的乐器得到行家认同后,找他做乐器的人越来越多,“有一周做了五把中胡,每把卖了500元钱”。此后,他又陆续做了大胡、二胡、中胡等30余把拉弦乐器。
朋友们有时候也会给魏厚良提出建议,“前段时间,老年大学的漆老师在网上看到,一位二胡演奏家发明的‘绍琴\’,这种琴比二胡更便于变调,我们讨论后就准备尝试制作一下,虽然有难度,但我就喜欢挑战。”
从学拉二胡到制作二胡,“二胡达人”魏厚良在音乐中,找到了人生的乐趣。(尹江春记者黄小芹)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减法”做得实在——会场内,不放空飘气球、不摆放鲜花、不铺红地毯、不搞文艺表演、嘉宾不佩戴胸花;会场外,不封道路、不燃放礼花、不打过街横幅标语;向社会...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