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中国将迎来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纪念日。这两天,一大批应用于军民领域的高科技产品正在“两弹摇篮”所在地——中国科技城绵阳面向公众展出。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展示的医疗用红外显微镜、“两弹”摇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展出的口腔医学CT、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的“3D高清短焦投影机”……绵阳科博会上,军工单位展示的大量高科技民用产品,让参观者感慨“军民融合”带来的创新魅力。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与质量司副司长张宝红则在相关演讲中说,国家鼓励军工单位参与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推动军民两用技术和产业发展,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做出重大贡献。“近年来,军工企业对地方科技工业和区域经济的牵引、辐射带动作用日益增强。2009年以来,全国已先后认定了24家国家级军民结合产业基地,产业示范效应明显。”
以绵阳为例,位于绵阳、拥有23位院士的“两弹摇篮”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自20世纪80年代起开始进行“军转民”的探索,旗下的“利尔化学”公司虽一度遭遇生存困境,但中物院的大胆创新不仅使其成为下属的第一家上市公司,还成功打破国际垄断,成为全球第二大吡啶类原药供应商,在此基础上生产的低毒、低残留、高效农药广泛用于欧美国家农业。
目前中物院在“军转民”领域已拥有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5个,全院大力推进军民两用技术研发和技术孵化平台建设,以中小科技型企业为代表,参控股企业发展到100家。以中物院为代表的“院所自转”模式,成为科技城重要的创新引擎。“军民融合”并非特指“军转民”,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专门将“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作为其中一篇,提出要“大力推进军地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移”。
国家对于下一步促进“军民融合”发展有着明晰的规划。徐建平在演讲中透露,国家发改委将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新途径、新方法、新机制。他透露,国家发改委不仅将把“军民融合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作为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还将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促进军民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共享,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内生活力。(摘自新华社成都10月15日电)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减法”做得实在——会场内,不放空飘气球、不摆放鲜花、不铺红地毯、不搞文艺表演、嘉宾不佩戴胸花;会场外,不封道路、不燃放礼花、不打过街横幅标语;向社会...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