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馆LED灯首次点亮
陈旧的水泥路变成柏油路、黑漆漆的路段变亮了、各色的店招牌规范统一了……连日来,记者围绕科技城展览馆在高新区逛了一圈,发现这个国家级高新区正以崭新的面貌诉说着巨大变化。
是什么原因带给高新区如此变化?“科技城展览馆建在高新区,科博会将于今年10月在高新区举行,从某种意义上说,高新区就是科博会这场盛大活动的主人。”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羊群说,正是这场机遇催生了高新区的“变”,也激励着高新区要在八方宾客面前塑好绵阳科技城的形象。
正是如此,从今年5月开始,高新区围绕“完善基础设施,抓城市形象提升;开展对接会展行动,抓经济提升;强化文化熏陶,抓市民素质提升”这三大主题,开始了自高新区建区以来最大规模的“形象提升”行动。
在形象提升方面,高新区先后从六大方面助力科技城展览馆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完善——
实施和谐拆迁。通过入户逐一做工作,对展览馆内外区域内的100余农户和企业实施和谐拆迁,助力展览馆快速建设。与此同时,借助这次机遇,高新区对城区违章建筑、影响城市形象的建筑一并实施拆迁,以便集中打造。
推进道路改造。对城区8条旧的水泥路实施修补、黑化、划线。例如,永兴镇的永发路段,以前是年久失修的水泥路,路上有两条杂草丛生的绿化带,加上三轮车、摩托车的随意穿行,完全是一副城郊结合部形象。而改造后,不仅黑化了道路,还取消了绿化带,道路的通行能力以及形象大大提升。
除此之外,高新区还推进亮化工程,投资700余万元对普明桥等重点桥梁实施了亮化,改造了7公里道路的路灯;对沿街商铺店招集中整治,规范为规格统一的广告牌;对辖区内河道、卫生死角、乱搭乱建进行整治;对展览馆周围以及城区部分地段进行种草绿化,让城市绿意盎然……“不论是从投入的资金讲,还是从投入的人力讲,都是高新区建区以来最大的一次!”高新区管委会主任魏德谦说,这表明高新区对科博会在该区举行的高度重视。
不论从国外还是从国内看,会展对经济的贡献相当可观。以西博会为例,对成都的经济带动效应已突破1:9。高新区发展力强劲,辖区内聚集了一批高精尖特的科技型企业,如何借助科博会,促进这些企业创新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从而带动高新区区域经济发展或激发区域经济活力,是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思考的重点。
为了对接科博会,高新区利用在上海、成都的招商引资分支机构积极招商引资,目前已有7个重大项目预计将在科博会上签约。在引资的同时,高新区梳理了一批有特色的企业参展科博会,以期通过展示实力来实现技术的转化、效益的提升。成长于高新区创业服务中心的在孵企业四川零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就有这样一种迫切愿望。公司总经理王勇贵告诉记者,公司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自主研发了工业无线HART传感器,其技术国际领先,然而由于无钱壮大生产规模,公司发展受到很大制约。因此,王勇贵早早在高新区招商引资局报名参展科博会,意欲“抢”到一次改变企业命运的机遇。科博会是全国性的企业参展,其规模在川内除成都以外算是规格最高、规模最大,带来的人气也必将最旺。为此,高新区还积极打造辖区的餐饮、娱乐业,期待届时也能带给高新区服务业更多的发展空间。
在如何对接会展经济的同时,高新区还着力想法提升高新区人的自身素质,先后在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大力开展道德讲堂;开展文明村评比;通过执法车深入街道巡回宣传,通过电视、报刊、杂志广泛宣传引导,提升市民素质,以便在科博会期间为四海来宾留下“有素质、有追求、有品位”的美好印象。
抓住科博会的机遇,通过“三大抓手”,高新区不仅在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上实现了提升,而且在市民素质培养这个“软件”上也实现了提升。如今,高新区正以饱满的热情、崭新的形象拥抱科博会,而通过科博会这个平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正成为高新区的新期待!
(本报记者 舒小波)
新闻推荐
□刘小义本报记者陈莹莹秉承游仙良好的农业资源,今年以来,游仙区众多农业大户,试水注册家庭农场。随着全区首个家庭农场注册成功,全区7户家庭农场呼之欲出,点亮了农民们增收致富的梦想,也...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