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北川小坝乡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和泥石流灾害,全乡26个村500余户农房受损。时隔两个多月,灾后重建情况如何?日前,记者来到该乡受灾最严重的上沟村采访。
记者乘车从绵阳出发,经过3个多小时颠簸,到达海拔1200米的上沟村1社,见到正在建房的村民蒋安贵,他忙着搬运刚从山下运来的红砖。
“房子彩瓦已盖好,在村干部和邻里的帮助下,新建房屋主体已经完工,现在开始用砖砌房间的间隔。”说起正在修的新房,蒋安贵满脸笑容,“8月20日开始动工,9月28日立房架,全村100多劳力来义务帮忙,上房梁、挂羌红、放鞭炮,热闹得很。”
蒋安贵家共6口人,为建新房,政府补助了2.2万,找亲戚朋友借了4万,再贷了一点款,基本就凑够了,新建的砖木结构房有160平方米。“再有一个多月,就可以搬进新房了,接着就要出去打工挣钱,早点把借的钱还了。”说这话时,蒋安贵眼神里充满信心。
随后,记者走进村民杨世金家的新房,他家是全县灾后第一家动工修房的。见到有客人来了,夫妻俩忙着端凳子、泡茶,非常热情。杨世金说,他也正筹划着出去打工挣钱,除了还借款,还准备在山上种些厚朴、木香等药材。
在该乡团结村,村民罗应贵家租的挖掘机正在挖地基。“洪灾后,家里的4间房受洪水冲刷,下陷了50多公分。”罗应贵说,“这次恢复重建,我从心里感谢县、乡各级领导的关心,村干部牵头协调新房的屋基,村里乡亲们都来帮忙,还有政府的资金补助,我准备修24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新房,春节前就可以住进去。”
据该乡党委书记黄新宇介绍,受“7·9”洪灾影响,小坝乡因灾严重受损和地质灾害避让,农房重建177户,维修加固312户。截至目前,经国土部门科学选址,84户需重建住房的农户已动工63户,15户主体已经完工,2户已搬进新房。在春节前,力争让所有恢复重建户住进新房。
(本报记者 成和平 文/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太好了!有了协会,的哥的姐就有了娘家,出租车队伍也会越来越规范。”昨(8)日,在绵阳市出租汽车行业协会成立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来自波鸿出租汽车公司的的哥代表蔡立激动地说,协会的成立,搭起...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