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设计理念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经常会遇到挫折的情绪体验。我们发现,许多学生情绪低落的原因是接收到他人或环境有意无意传递给自己的消极暗示。本节活动课的设计意图,就是让学生通过阶梯式的活动体验,感知暗示的神奇力量,学会怎样摒弃暗示的消极作用,合理利用其积极作用,最终形成阳光的心态,树立积极的自我。
二、教学目标
1.认识到暗示的神奇力量和对生活的重要影响。
2.从影响上了解暗示的种类。
3.学会摒弃消极暗示,合理利用积极暗示。
三、教学重难点
暗示的重要性以及怎样化消极暗示为积极暗示。
四、活动准备
1.一张没有树叶只有枝干的大树帖图。
2.绿色和黄色树叶形卡片若干张。
3.多媒体课件及背景音乐。
五、活动设计
(一)导入——神密体验
(播放背景音乐《秋天里的深蓝》)
师:请全班学生起立,跟随老师一起步入美丽的大森林:要求安静、闭眼,双手掌心朝上向前轻轻伸出。深呼吸,抛开杂念,伴随着音乐和老师的话语静静地想象……
师:清晨的山林,空气是那么的清新,柔柔的阳光洒在山林间,郁郁葱葱的叶子便有了深深浅浅的绿。一丛丛、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沐浴着阳光,绽开了笑脸,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美丽……
一阵微风吹过,一片树叶轻轻地飘到了你的左手上。忽然,右手也接住了树上掉下来的一个沉甸甸的苹果。随着风儿的拂动,左手的树叶慢慢地飞走了,你努力地想用左手抓住它,抓住它……右手的苹果也越来越沉,越来越沉……
(许多学生的左手和右手的高度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师:好,请同学睁开双眼,看看自己的手和周围同学的手,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呢?
生1:我的两只手的高度明显不一样了,左手高,右手低,而且左手很轻松,右手很酸。
师:可是实际上你们的手上什么都没有,怎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生2:老师,是您不停用语言引导我们才这样的。
师:对,正是因为你们刚才接收到了老师传递给你们的信息而做出这样的反应。这就是奇特的心理现象——暗示。
引出课题——《神奇的树叶——暗示的力量)。
设计意图:以心理游戏制造神秘感,激起学生兴趣。以亲身体验感受到暗示的神奇力量,引发学生的求知欲。以音乐为背景,以游戏体验导入新课,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学生愉快参与。
(二)、承接——列举暗示
师:暗示就是人无意中接受到人或环境发出的信息而做出相应反应的一种心理现象。其实暗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当我们听到这样一句广告词:“今年过节不收礼”(学生不由自主回答:“收礼还收脑白金”),这就是广告给我们造成的心理暗示。那么请告诉老师,大家还听到或者经历了哪些暗示现象呢?(学生:上课铃一响就知道进教室,听到新闻联播开场音乐就知道是晚上七点了。)
大家说得很好,从大家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接收着外界给我们的暗示。那么这些暗示会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设计意图:引领学生列举自己经历的暗示现象,更好地理解暗示的广泛性、重要性,为教学进入重难点作铺垫。
(三)、引申——故事分享
师:接下来,老师也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个关于暗示的小故事: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望着窗外树上一片片掉下的枯叶对朋友说:“当树叶全部掉光时,我也就要死了。”也不知昏迷了多少天,当她又一次醒来后,看见秋风中还有最后一片叶子挂在树上一动不动。秋天过去了,冬天过去了,这最后一片树叶始终没有掉下来,而这个病人竟奇迹般的好了。原来是一位老画家在病人昏迷时用彩笔画了一片叶脉青翠的树叶挂在树枝上。
请思考:故事里的病人为什么能活下来?(回答:是因为那片绿叶给了病人鼓励、希望等)那么故事里的小黄叶和青翠的树叶对病人来说分别象征着什么?(学生:黄叶象征着垂危、死亡,绿叶象征着生命、力量等)。
这片小绿叶能够给人以憧憬、力量和希望,心理学上我们把这种给人鼓励和希望的信息认为是积极暗示。而像那片枯萎的小黄叶,让人丧失信心、否定自我的信息我们把它称为消极暗示。它就好像天空中突然出现的乌云,心灵中挥之不去的阴影,会使人忧心忡忡,对即将发生的事情产生恐惧感,压抑自己智力、能力的发挥,甚至损害我们的身心健康。
可见,暗示是把双刃剑,两种暗示的影响是截然相反的,不同的暗示,往往产生截然不同的后果,左右你的行为。所以面对不同的暗示,我们要学会正确的分析和处理。
设计意图:以故事增强暗示现象的说服力和课堂的吸引力。分析两种树叶的象征,归纳出积极暗示、消极暗示和它们截然相反的影响,指出面对暗示要分析处理,突出教学重点。
(四)、强化一——心理援助
师:有一个发生在老师身边的真实故事,里面的主人公小刚是我的学生,我们一起来看看他遇到了什么样的困惑?(播放视频:心理咨询时小刚自述肯定学不好、天生就不是学习的料、都不喜欢我等)
好,那么在刚才视频中小刚给自己了一种什么样的暗示?(学生:消极暗示)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的呢?(引导学生回想视频中的关键词,我肯定学不好……我天生就不是……学生边说,老师边把课前准备好的写有这些词语的小黄叶贴在黑板上的树上)。如果我们用一棵树来代表小刚的内心,那么这棵树上现在已经出现了枯萎的小黄叶,这些小黄叶可能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学生:不自信、自卑、孤僻、自暴自弃……)
那么我们今天就当一次心理医生,去帮助小刚,让他的心灵之树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好不好?怎么帮助,请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学生:多和老师同学谈沟通、偏不相信那些暗示,)大家提了这么多的建议,老师发觉这些建议最终的目的就是不被消极暗示左右,将消极暗示转化为积极暗示,走出心理阴影。小刚给自己的暗示就是“不理解我”,“不喜欢我”…如果我要把它们变成积极的暗示,我们应该怎么说呢?(学生:大家都喜欢我,我很棒的……)对,(老师板书并示意全班齐读:说我不行我就行。)好,说我不行我就行;走出阴影就真行。
设计意图:视频故事更具真实性,由学生充当“心理医生”去帮助同龄人,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分析、解决小刚的难题,强化化化消极暗示为积极暗示,走出心理阴影,突显教学重点。
(五)、强化二——轻装上阵
师:那么同学们,你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肯定也有过像小刚一样,因为受到某种影响而给了自己消极暗示,从而灰心丧气、痛苦无比的经历。请大家静心的回忆,当时曾经给了自己哪些消极暗示,引起了怎样的心理感受。请把这些消极的词语或者是想法写在我们的黄色树叶上,来,试一试。(播放音乐《暗夜》)
(学生基本写完后音乐停)。写好了吗?看来我们很多同学真的像小刚一样曾经被消极暗示折磨过。老师想听一听你们都有过哪些消极暗示,(抽部分同学交流)。现在就请每个组的组长将这些小黄叶收起来,然后派代表上来贴在这棵心灵的大树上。(组长们贴完,黄叶几乎覆盖完大树)现在我们来看看这棵大树,你们有什么感觉?(学生回答,沉甸甸、压抑……)对,这满树沉甸甸的黄叶已经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的心灵之树即将枯萎。
那么我们想不想像帮助小刚一样来帮助我们自己,让这棵心灵之树重新焕发出生命的光彩呢?(学生:想。)那我们该怎么做呢?好,我们来摘下几片黄叶,并贴上一些绿叶(老师边说边操作)。看看,有什么变化?讨论讨论,有什么启示?(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抛弃消极暗示、代之以积极暗示等。老师板书并示意全班齐读:抛弃消极暗示、用积极代替消极)。
好的,抛弃消极,轻松自信。
设计意图:在强化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盘点自己有过的消极暗示,并通过粘贴黄叶、用绿叶更换黄叶让学生体验到消极暗示包袱沉重,去除消极暗示就轻松自信,分解突破教学难点。
(六)、升华——积极呼唤
师:积极暗示就如同生机勃勃的绿叶。其实生活中本来就有许许多多这样的绿叶,我们每个人身上也都有很多积极的绿叶。同学们想不想采摘上几片适合自己的绿叶呢?好,你们每人手里有一张绿色的树叶卡片,接下来就请每位同学为自己设计一条积极暗示的话写在这绿色的树叶上。
在写之前呢,请先看老师帮大家搜集的一些能确保我们积极的绿叶永葆生机与活力的方法。
1.发掘积极暗示,一定要从自己的优点出发。
2.暗示语言要简洁、有力,比如说:“我能行!
3.可适当重复强化。
写好以后,每个组派一个代表将本组最具特色的积极话语在大家面前大声地、自信地、有激情地展示出来。准备好了吗,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课件音乐《飞得更高》起,同学各自独立写。老师和同学交流,同时也写下积极话语在绿叶上,看大多数同学写完后停下有音乐)好了,同学们都写出了给自己的积极暗示。老师也写了几句,大家想不想听听?(学生:想!音乐继续,老师读)我的课同学们肯定会喜欢,肯定的;无论晴天阴天我的心情都好;我开车的技术越来越棒了,越来越棒了。好,我把这些绿叶贴在大树上。该听你们的了,哪个组先来试试?(第一个读完后师鼓励):非常有特色的积极暗示,很棒,那么请将你的绿叶贴在心灵之树上 (按照此方法抽同学到讲台,直到大树贴满,音乐停)。
现在来看看我们的这棵心灵之树,是不是又生机勃勃、充满希望了呢?好,请用热烈的掌声祝贺我们的心灵之树重新绽放出生命的光彩。(师生齐鼓掌)
设计意图:通过让绿叶覆盖黄叶的活动体验到积极暗示的正能量。音乐《飞得更高》带给学生书写积极暗示时的愉悦并激发其奋斗精神。书写、展示、粘贴、背景音乐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心灵受到陶冶,师生感情共鸣,课堂达到高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七)、小结——传递正能
师:当然,人生的道路上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除了自己,我们可能还会接受到别人有意无意传递给我们的消极暗示,只要我们能够把它转化为激发自己斗志的一种动力,就化消极为积极了。我们不仅要时时给自己积极暗示,还要善意的给他人积极暗示,积蓄并传递正能量,这样我们的心灵之树就会枝繁叶茂,永远绽放生命的光彩。
通过今天的心灵之旅,老师坚信你们会像这些树叶一样在这片沃土上,演绎你们最最精彩的人生。同学们,有没有信心?(学生:有)老师觉得还不够,应该说,我非常有信心!我们的心灵之旅就到这,同学们,我们下次再见!(在歌曲《飞得更高》中结束本课)
设计意图:小结归纳,强化化消极暗示为积极暗示,由多给自己积极暗示升华到多给他人积极暗示传递正能。通过音乐渲染,达到道理深化、感情共鸣、净化心灵和人格的效果。
(绵阳二中 刘琴 指导教师涪城教师进修校 邓剑)
新闻推荐
加强沟通交流 共筑美好明天——绵阳实验高中举行秋季家校联系会
为了加强学校与家庭、老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家长与学生之间的联系,相互交流学生在校及在家的学习、生活情况,让家长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情况,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对孩子的教育管理中来。绵阳实...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