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谢艳) 为进一步宣传绵阳市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理工作的成果和好的经验做法,提高建议、提案办理质量,积极搭建沟通平台、广泛接受社会监督。昨(18)日,市委宣传部、市目督办组织省市级媒体代表和相关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先后走进四川西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美日佳生物质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保和富山再生资源产业园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实地跟踪回访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对部分市人大代表建议和市政协提案的办理情况。
据了解,今年,市农业局共收到市六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建议12件,市政协六届四次会议提案16件,其中“关于将绵阳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提升到国家层面的几点建议”、“关于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等属于重点件。目前,《绵阳市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规划》(2013—2018)已编制完成,并于今年6月通过评审;今年3月,市农业局组建了“绵阳杂交水稻种子”地理商标申报编写组,并成立“西南种业高地建设”重点工作团队,加快组织申报“绵阳杂交水稻种子”地理标志商标;通过生产技术培训、专项资金支持等方式积极推行杂交水稻制种标准化生产。绵阳市将在种子产业发展较好,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种子产业园,力争实现杂交水稻制种基地规模化、经营集约化。
今年,市环保局共主办市人大代表建议5件,市政协提案8件,其中“关于加强绵阳市节能环保产业平台(项目落地)建设的建议”、“关于加大对秸秆禁烧‘疏\’的支持力度”等属于重点件。在四川保和富山再生资源产业园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记者了解到,该基地在市环保局大力扶持和科学规划引领下,已形成废旧铜加工产业链,废旧橡胶、轮胎加工产业链以及汽车拆解及零配件修复产业链,实行基地化生产,平台化建设。目前,该产业园不仅能将绵阳市的废旧金属变废为宝,还辐射周边城市,预计今年产值将达到50亿元。
今年以来,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大力推进秸秆“五化”,即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秸秆肥料化利用,秸秆饲料化利用,秸秆基料化利用,秸秆能源化利用。在四川美日佳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该公司利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生产机制木炭、工业炭粉、环保卫生盘香香坯、生物质成形燃料以及对生产过程中所产烟气进行综合回收与产品化利用,将秸秆变成了优质的能源,重新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通过现场走访、跟踪了解等方式,代表、委员以及媒体代表一致认为,市农业局、市环保局办理建议、提案工作中有特色、有亮点,有可以推广的经验做法。从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民生民情的角度出发,解决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与迫切需要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李春梅)昨(19)日,“毅德购”信息服务平台正式上线,标志着线上与线下结合的营销模式在绵阳正式落地生根。记者从昨天在毅德商贸城举行的绵阳市“一呼百应、让电商飞起来”电子商务论...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