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区提出“科学发展,高位求进,打造游仙教育生态绿洲”的理念,旨在构建一种人本、和谐、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努力实现教育目标高起点,教师队伍高素质,教育环境高品质,教育质量高标准,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开发校本课程
为学生发展提供源泉
理念决定行动,思路决定出路。游仙区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积极开发校本课程,构建和谐的教育生态模式,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如富乐中学的校本教材《蒙学必读》、《名著导读》,剑南路小学的《探究·问号》,富乐实验小学的《溪流》、《数学家的故事》等。
45座乡村少年宫,填补了学生课后活动的“真空”。游仙区出台了《游仙区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实施意见》,按照“先试点、再拓展、后推广”的思路,大力推进“乡村少年宫”建设,实现了全覆盖,学校的少年宫活动开展有声有色,成果丰硕,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24个业余训练基地,让专业为体育护航。游仙区选择有传统体育优势、办学质量高、基础设施好、生源条件优的学校,建立体育训练网点校,先后设立了篮球、排球、足球等11个项目,24个学校业余训练基地。
追求生态课堂的四重境界,激发生命活力。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纵深发展,游仙区制定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高效生态课堂的实施意见》,着力追求生态课堂的四重境界,激发师生生命活力。境界一:课堂要成为学生享受快乐成长的乐园;境界二:课堂要成为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美好田园;境界三:课堂要成为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庄园;境界四:课堂要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精神家园。
培育校园文化
为师生营造温馨家园
良好的生态校园文化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助推器”。近年来,游仙区充分利用学校本土文化资源,挖掘发展内涵,形成学校特色文化,崇尚以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相融合的“生态教育”。如剑南路小学的“诗歌文化”,绵阳万达学校的“快乐教育”、小枧置信小学的“诚信文化”、富乐实验小学的“君子文化”、魏城镇中学的“国学文化”、石马小学的“陶艺文化”、徐家小学的“竹文化”等。如今,全区“人与自然和谐协调”的校园文化已初步形成。
游仙区还把“每天课外锻炼一小时”作为办学达标的基线。如富乐中学的阳光课间操、富乐实验小学的柔力球、五里路小学的太极拳、忠兴香港马会中学的锅庄舞、徐家小学的花式跳绳、朝真柳洲小学的滚铁环、魏城小学的武术……学校大课间活动各具特色,生气十足,学生既锻炼了身体又享受了艺术的熏陶。
强化内部管理
用机制撬动队伍建设
狠抓机关干部队伍建设。游仙区教体局党委对机关中层干部推行“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以文化建设与效能建设,撬动机关队伍的活力,增强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为基层学校服好务。
注重校长队伍的建设。加大了督查、暗访力度与不良行为的查处力度;实施校长离任和在任抽查审计;实行校长工作月报制;积极选派校长参加国家、省、市级的提升性研训。开展了以“深化学校内涵发展,构建游仙教育生态绿洲”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小学校长论坛活动。
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制定完善了《进一步加强干部教师研训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加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建设的实施意见》。初步建构了“多元——开放”,“互动——平等”,“引领——辐射”的教师研训模式。坚持“突出骨干,注重特色”,大力实施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名师培养工程”。“教育生态绿洲”的实践探索,促进了我区教育教学持续健康发展。幼特教育健康发展,水平提升;小学教育基础扎实,特色彰显;初中教育百花齐放,铸就品牌;高中教育稳中有升,走向特色;职业教育稳步发展,效益明显;学校特色彰显,素质教育成果丰硕,城乡教育初步达到均衡。
(游仙区教师进修学校 韦定清)
让生态教育体系更完善
在建设游仙“教育生态绿洲”这一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高位引领下,游仙区将生态教育理念有效融入到教育科研工作中,积极探索适合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方略,促使生态教育科研体系不断完善,逐步形成了土地肥沃、根系发达、主干强壮、枝叶婆娑的“大榕树”生长发展态势。
土地肥沃——适宜科研之树成长的生态环境。它涵盖领导重视、政策支持、经费保障、人力支持等。在区教研室、区教育体育局出台多项科研政策的基础上,区人民政府也出台了《游仙区教学成果奖励办法》,并于十月开展了首届“教学成果奖”评审活动。
根系发达——生态科研基于实践的价值取向。它仰望星空,却又根系大地。它不仅仅追求科研“高大上”,而是倡导“立足实践、改善实践、优化教学、提升质量”,强调“常态工作研究化,研究工作常态化”。目前,游仙区正积极推进“科研进课堂”活动,有效促进了研教一体化的进程。
主干强壮——以核心课题驱动学校改革与发展。各学校寻找制约发展的核心问题,形成研究主题,分解成子课题,再细化为教师小专题,在系列研究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特色建设。在区域层面,也有生态教育下的核心大课题带领各校承担子课题,各级子课题围绕大课题开展研究,有力推动了游仙区科研工作的开展。
枝叶婆娑——实践中开展各具形态的小专题研究。游仙区大力推进“低重心、小步子、快节奏、重实效”的小专题研究,并且每年都要举办小专题研究成果评选,极大地调动了教师研究的积极性,也真正实现“我研究,我快乐;我研究,我成长;我研究,我幸福”的价值取向。目前,小专题研究成了我区一道亮丽的风景,为生态教育科研的良性循环提供了足够的支撑。
近年来,游仙区生态科研之树散发出浓郁的馨香,不断吸引着教育人走近它,亲近它,并不断用自己的智慧浇灌它,用自己的理想培育它;它也必将不断优化自己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存品质,根系大地,仰望星空,以坚守与拓展的姿态呈现我区生态教育科研的发展之路!
(游仙区教育研究室 何金芬)
新闻推荐
帮助2000余学生找到好工作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市就业局携手举行5场毕业生招聘会
拉法基、海螺、台泥、信义、海尔、长虹、东旭……9月27日——10月25日,在绵阳职业技术学院与市就业局携手举行的5场毕业生招聘会中,数百家企业先后在绵职院摆开招聘战场,宣传企业形象,公布福利待遇,展...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