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赖怡)潼川镇解放街社区在社区居委会、共驻共建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管理委员会等群体的团结协作下,努力营造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社区环境,妥善解决社区居民的日常琐事,逐步实现了党建引领、群众自治、居民参与,共建和谐社区。
解放街社区人员流动频繁,老旧小区多,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和矛盾。2013年,整合辖区内28个共驻共建单位资源的解放街社区大党委正式成立,社区建设有了更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牵头人。依托“双报到”活动,辖区内财政局、教体局、卫生局等机关党组织分别组建了理财顾问、留守儿童关爱、居民义诊、法律援助等4个党员服务团队。
社区党委将党员按结构、兴趣、特长等分类,成立了离退休干部党小组、文体党小组、扶贫党小组、再就业党小组、流动党小组,针对性地开展组织活动。社区还组建了一支由30名无职党员组成的义务治安联防队,分3组每旬轮换1次,重点对无门卫的居民院落和背街小巷进行夜巡,今年共发现处理火灾隐患3处,发现、制止、处理打架斗殴、盗窃等社会治安事件13起。
解放街社区创新性地推行社区党委领导下的社区居委会、共驻共建单位、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共同议事的“1+4”群众自治管理模式,将每年1月作为居民议事月,每月18日作为居民议事日,协商解决关系社区发展、稳定、和谐,关系居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各种问题。该县乡镇企业局宿舍建于1992年,由于开发时间早,配套设施缺乏,盗窃案件时有发生,楼道卫生差,小广告泛滥,居民意见大。通过议事,74户居民每户每月出资20元,聘请了门卫和保洁员,小区秩序、环境焕然一新。
社区积极整合多方资源,努力丰富活动载体,打造和谐温暖社区大家庭。
立足建好服务阵地,社区成立了老年文体活动中心、图书室、阅览室、健身房、调解室等功能完善的活动场所,定期举办道德讲堂、法律讲堂和健康知识讲座。依托社区市民学校,仅今年就举办技能培训班16期,参加人员1700余人次。与共驻共建单位签订用工协议,开发了治安协勤、公共卫生保洁、公共环境绿化、机关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等120余个岗位,安置下岗失业人员150余人。
积极开展和谐社区创建活动,设立民情信箱,制作民情联系卡,建立了“民生诉求、困难群众、稳定工作”三本台账,逐一登记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动态销号管理,逐一解决落实。开通了流动人口维权热线,关心关爱外来打工者。今年,社区一打工妹工作时脚骨断裂,老板在支付了少额预付款后便不闻不问。社区掌握情况后及时给予了生活救助,帮助申请了医疗救助,帮助联系律师维权,最终成功地拿到了工伤医疗费用。
组建老年舞蹈队、姐妹合唱队、爱心乐队,推进坝坝家宴、坝坝晚会、坝坝体育等活动,坚持塑造社区文化,将居民拉出自家门,融入社区大家庭。社区文艺队多次参加市、县文艺演出比赛并取得好成绩。
近年来,解放街社区先后荣获“全国敬老模范社区”、“全国低保工作规范化示范社区”、“绵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
新闻推荐
由于本项目在招标公告中要求的电力工程施工总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不符合本项目特征,经村委会通过会议商量确定将资质要求变更为送变电工程专业承包三级及以上资质。另外,报名时间变更为2014年12月11...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