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肖剑英 冯艳 记者 苏东华)近日,市环保局制定出台了《绵阳市环保系统工作人员问责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一步加强环保系统作风建设,强化责任落实机制,促进全市环保系统工作人员正确履职、依法行政、清正廉洁、提高执行力和工作效能。据悉,《办法》设定18种情形可对环保工作人员问责,问责方式按情节轻重进行。
据了解,18种问责情形分为三类。首先,对党委、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或局党组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执行不力,效率低下,致使政令不畅或影响全局整体工作的;无正当理由,未如期保质保量完成本单位、本部门当年目标责任书,或者未完成党委、政府和上级环保部门目标考核责任书中明确规定由其承担的工作任务的;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环保验收、排污许可核发等环境行政审批事项中,不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审查审批的,或者审批后没有按规定权限和时限进行监督管理,造成企业、单位违法生产的,以及因监管不及时、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在总量减排考核、国家环模复核、生态创建考核、小流域整治、秸秆禁烧等重点工作中,工作不力,推诿扯皮,造成不良影响或其他严重后果的。
其次,环保工作人员在环境执法中,不积极履行法定职责,不按程序执法,或执法不严、处罚不公、有明显处罚过轻、有为企业当保护伞嫌疑的问题,以及回避矛盾和问题,推卸责任,以致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或者不按规定征收、解缴排污费,造成任务未完成的;未依法受理或者处理群众关于环境问题的信访件,引发群体性事件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在环境监测中,不严格落实环境监测数据管理规定,弄虚作假、伪造数据的,以及不按规定时间完成监测任务的;在环保资金项目分配、物资设备采购和财务管理中,不严格执行有关财经纪律和监督措施,出现违法违纪的,或由于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的;在人事任免中违反组织原则,不按程序办事,暗箱操作,弄虚作假的。
此外,还将对环保工作人员不认真履行“首问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及局相关管理制度,在行政管理中造成不良影响,损坏环保局整体形象的;因监督管理不力,玩忽职守,包庇纵容袒护环境违法行为,造成重大环境事故或突发事件,损害群众利益和经济发展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发生重大环境突发事件,未按规定或局领导决策执行相关应急预案,拖延懈怠、处置不力,使本可以避免或减少的损失未能避免或减少的;瞒报、虚报、迟报、漏报重大环境突发事件、重特大环境事故或重要环境情况以及隐瞒案件真相,歪曲案件事实、瞒案不报、压案不查的;违反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利用职务便利干预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上级领导及上级纪检监察机关批转的相关案件和事项;不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岗双责”落实不到位的;没有在规定时限内完成市环保局交办或批办的各类事项。
据介绍,《办法》明确了问责方式,分诫勉谈话、责令作出书面检查、责令履行工作职责、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辞职、免职、辞退等。同时,《办法》还明确规定,对隐瞒事实真相,干扰、阻挠、不配合问责调查;坚持过错行为,使损失、影响继续扩大;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相关人员;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从重情节,将从重问责。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田明霞)近日,曾参加过抗日远征军,在同古战役、云南腾冲反攻战打过日寇的老兵席代田病故,终年95岁。席代田出生在陕西宁强县一个加工菜油的小商贩家庭,家中九兄妹,他是大哥。1939年,席...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