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田明霞 文/图)近日,李杜祠文物保护区修缮项目竣工并通过验收,为市民又增添了诗文画艺集萃鉴赏之所。
昨(24)日,走进绵阳李杜祠内,记者看到,重建的治平书院、左绵公馆等建筑物展示的是中国传统古风古貌(如图)。新建仿古长廊里,一座座石碑上刻有李白、杜甫等名诗篇。清代文物“仙圣堂”建筑物内供奉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同坐塑像。几个市民在此拍照留影。在李杜祠院落里举行的老绵阳记忆照片展、绵阳地面文物、绵阳馆藏文物展,吸引了一些市民驻足观看。
“四川省文物局于近日组织专家,通过了对绵阳李杜祠文物保护区修缮项目的验收。”市文物局碧水寺李杜祠管理科科长李洪斌说,专家组认为,绵阳李杜祠文物保护区修缮项目符合设计要求,修缮情况和设计图纸吻合,总体风格与李杜祠文物本体协调,使李杜祠“巴西第一胜景”得以重现。
据介绍,绵阳李杜祠文物保护区修缮项目根据史料记载,重建了左绵公馆、治平书院和碑廊等建筑。整个工程于2013年10月开工建设,历时14个月。
李杜祠是全国仅有的一处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合祀一祠的纪念地,1991年成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李杜祠主要保持了清代光绪年间重建格局,旧祠正门是一座砖石所砌的牌坊式大门,正中镌有吴朝品题写的篆字匾额“东津”,门两侧石柱上刻有楹联“打鱼斫脍修故事,淡烟乔木隔绵州”。入坊门为一狭长院落,院东为问津楼。问津楼南有别院,穿过随墙小门转东可见一座砖砌照壁,为清代遗物。李杜祠内现存清代文物建筑为东津门坊、仙圣堂、问鱼舫、旧照壁4处,原址重建建筑春酣亭、问津楼2座,还保存着15件古代碑碣以及300多件碑拓等藏品。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何亚君)昨(26)日,省政府召开第三次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贯彻中纪委五次全会、国务院第三次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落实省纪委十届四次全会工作部署,进一步明确今年政府系统廉政工作主要任...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