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廖姝
日前,市统计局发布的宏观经济数据显示,去年绵阳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79.89亿元,比上年增长9.1%;总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二位,增速居全省第9位,位次较上年提高9位……面对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经济局面,去年绵阳市经济运行交出了满意“答卷”。
昨(10)日,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贵刚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去年,市委、市政府沉着面对新形势和新常态,全市经济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今年全市经济发展既有挑战,更面临机遇,将延续总体平稳向好的增长态势。
记者:刚刚过去的一年,绵阳市国民经济的主要运行特征和主要亮点有哪些?
张贵刚:从2014年主要数据分析,全市经济运行主要呈现三个特征,具体表现为:一是全市经济运行平稳,稳中有进,下半年提速升位,加快发展的趋势明显;二是主要指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较好地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目标;三是经济结构优化,三产贡献率提升。
2014年绵阳市经济运行呈现五大特点。一是工业企业规模实力加速壮大。去年末,全市产值超亿元以上企业达301户,比上年新增51户;产值超4亿元以上重点企业71户,比上年新增15户;产值超10亿元以上企业26户,比上年新增5户。
二是新兴产业培育卓有成效。在全省率先出台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意见》,编制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等7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线图。新成立了信息安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联盟4个、总数达到13个。
三是重点商贸项目建设推进迅速。去年绵阳市完成商贸项目投资115亿元。在建经开万达等16个重大项目。
四是展会经济蓬勃发展。积极举办绵阳国际车展等展会活动。全年组织区域性较大展会46次,实现成交金额83亿元。
五是民间投资保持活跃。及时向社会资本推出了55个示范性重大项目,总投资782.48亿元。全年实现民间投资649.4亿元、增长15.7%,占全社会投资比重达60.1%。
记者:去年全市经济发展取得了良好成绩。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大环境,请您预判一下今年的经济发展形势?
张贵刚:今年经济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对于全市来说,既有挑战,更面临机遇。在政策支撑上,科技城己形成较为完备的三级政策体系,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站在了同一层面上。在发展动力上,一批重大产业项目陆续落地开工、将加快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发展环境上,新一轮改革全面深化、依法治理全面推进,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将加快破解,市场环境将更趋公正透明,公平高效。
绵阳将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推进国家科技城突破性发展,全市经济将延续总体平稳向好的增长态势。
记者:当前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下,统计部门又将如何做好相关服务?
张贵刚:统计部门将从6个方面做好各项服务工作。更加注重数据质量,大力推进依法统计,积极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强化统计基础工作;更加注重走势研判,加强对宏观经济数据和企业、行业等微观经济信息的收集分析;更加注重统计创新,改进创新统计方法,合理运用运用大数据;更加注重统计服务,普及统计知识和法规,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提供统计依据;更加注重统计改革及部门统计,进一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市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参考。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郑悦)昨(10)日,2015西部(川陕甘渝青)年货购物节暨绵阳首届国际商品展在科技城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据统计,12天的年货节,现场成交额约3400万元。本次年货节由市工商联、市贸促会主办...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