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琨
他们从平武、北川的大山深处而来,带着山乡群众的盼望和期待;
他们从高效运转的工厂车间而来,带着企业成长中的喜悦与困扰;
他们从机声轰鸣的市政工程建设工地而来,带着对美好未来的呼唤与向往;
他们从环保战线而来,带着坚守绿水青山的信念与信心……
昨(9)日,他们汇聚一堂,肩上是沉甸甸的民心民意,脚下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崭新旅程。
一大早,和煦的阳光穿过云雾,笼罩在科技城创新中心(二期)的建筑群上,为即将启幕的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增添了一抹亮色。
来到这个履职的殿堂,周世民代表感慨万千:“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唯有用心履职,才对得起当选时心中的那份神圣,对得起人民重托。”这一次,他带来了关于“迎接和融入高铁经济时代”的建议。
侍玉蓉代表带着对“民生财政”的思考,健步而来。她说,发展依靠人民,更是为了人民。我们应当进一步加强在公交、教育等民生事业方面的投入,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真正让所有人都共享发展成果。
会场内,国徽高悬,红旗簇拥,庄重而严肃。
代表们互致问候,亲切交谈,说机遇、道发展,处处涌动着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激情。许多代表一到座位上,就埋头阅读《政府工作报告》,有的代表还拿出笔,在报告文稿上认真圈点。
9时30分,市委书记、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执行主席罗强宣布:绵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
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响起,全体代表与列席人员肃然起立,高声合唱,气势雄浑,余音绕梁。
伴着热烈的掌声、期待的目光,市长林书成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蒋仁富向大会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
两个报告,“诚实”地道出了2014年的成绩——
这一年,市政府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基础更坚实;凝心聚力促改革,内生动能更强劲;多措并举调结构,产业发展更稳健;千方百计惠民生,社会事业更繁荣;从严从实转作风,政务服务更高效……
这一年,市人大常委会切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推动绵阳科学发展、加快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依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公平正义,扎实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这一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9.89亿元、增长9.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0.37亿元、增长7.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4.77亿元、增长13%,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75亿元、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341元、增长9.7%,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326元、增长11.5%……
一串串数字,一个个指标,见证着努力,也折射出不易。掌声雷动,是代表们喜悦心情的自然流露,也是对政府工作、市人大常委会工作的肯定。
两个报告,“激情”展望了2015年的发展图景——
新的一年里,市政府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抓紧转”中“加快赶”,为“利长远”而“稳当前”,努力实现经济更有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
新的一年里,市人大常委会将把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设法治绵阳作为工作重点和主线,积极作为。
务实之举,印证着发展决心,昭示着美好明天。掌声再次响起,是期待,是共识,更是信心!
“两个报告实事求是、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听完报告,张钧代表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他表示,将把自己对于科技城建设的一些思考和建议提到大会上去。
“新起点上,就要有新作为!“李伟民代表表示,将把父老乡亲们的民生期盼传达到大会上去。
报告连国是,政策系民心。
会场外,全市各族干部群众通过广播电视、网站收听收看着会议实况,从会议中收获未来美好生活的新希望。
一边听收音机,一边做健身操的李大爷说出了心中所盼:希望环保力度再大一些,让大家的生活环境更好一些。
“的哥“张师傅也向大会遥寄心愿:希望治堵缓堵更“给力”,让城市交通更便捷……
这是一场汇集真知灼见的“思想盛宴”,也是一场传递基层声音的“民意盛宴”,更是一场凝聚希望与力量的“信心盛宴”。
汇聚人民意志,续写发展新篇。代表们同心同德,昂首迈出新步伐!
代表们认真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市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记者 赖杰 蒲滔 摄)
新闻推荐
绵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关于接受赵映坤同志辞去绵阳市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的决定(2015年2月11日市六届人大六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通过)
根据赵映坤同志的辞职申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绵阳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接受赵映坤同志辞去绵阳市第六届人大...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