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科技城管委会,各园区管委会,科学城办事处,市级各部门:
根据《中共绵阳市委、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工作促进专利转化实施的意见》(绵委发〔2012〕12号)精神,经绵阳市专利奖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市政府决定:授予“一种汽油机”等两项专利为绵阳市优秀专利一等奖;“工业缝纫机电脑控制系统”等三项专利为绵阳市优秀专利二等奖;“一种对系统接收通道的幅度及相位进行校准的实现方法”等五项专利为绵阳市优秀专利三等奖。
希望各级各部门继续加强自主创新,大力推动创新成果知识产权化、商品化、产业化,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努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知识产权战略的深入实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科技城建设和建设西部经济文化生态强市作出更大贡献。
绵阳市人民政府2014年12月27日
绵阳市2014年优秀专利奖
获奖专利名单
一等奖(2项)
专利号 ZL201220000878.1专利名称 一种汽油机专利权人 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发明人 赵安 唐华全 李华 周德茂 罗宇 刘洋 冯飞 何宁获奖单位 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专利号 ZL200910058655.3专利名称 一种磷系无卤阻燃共聚聚酯的制备方法专利权人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 梁倩倩 胡俊祥获奖单位 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等奖(3项)
专利号 ZL200610022523.1专利名称 工业缝纫机电脑控制系统专利权人 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人 赵逸鸣 杨奕昕 王泓仁 李杰 袁敏娟 赵毅忠 刘玲获奖单位 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专利号 ZL201110106751.8专利名称 一种双目立体字幕处理方法专利权人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 曾超获奖单位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专利号 ZL201010542523.0专利名称 一种通过同轴电缆上网且支持无线组网的机顶盒专利权人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 姜明辉秦德胜陈晓娥何颖邝文奎张卫东姜海洋获奖单位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三等奖(5项)
专利号 ZL201010250684.2专利名称 一种对系统接收通道的幅度及相位进行校准的实现方法专利权人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发明人 李宏伟 王红林 熊朝廷获奖单位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专利号 ZL200910059022.4专利名称 用做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或螺栓的耐热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权人 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 罗明 雷德江 黄志永 张华国 高刚毅获奖单位 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专利号 ZL201110445297.9专利名称 一种合金管材的制造方法专利权人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发明人 吴勇军 方 轶 罗通伟 税安烈 杨亚光 李守军
周茂华 何云华 苏承龙 石 军 刘焕统获奖单位 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专利号 ZL200910261256.7专利名称 乳仔猪配方奶粉及其制备方法专利权人 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发明人 何健 杨玉峰 刘永福 范明东 周建川获奖单位 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专利号 ZL201010588905.7专利名称 水稻旱地育苗多效营养剂专利权人 四川台沃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明人 曹均成 武显煜 毛仕昌获奖单位 四川台沃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获奖专利简介
一等奖
专利号:ZL201220000878.1
专利名称:一种汽油机
专利权人: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发明人:赵安、唐华全、李华、周德茂、罗宇、刘洋、冯飞、何宁
获奖单位: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汽油机”专利技术是以公司4A系列发动机开发为依托,主打产品为4A15T涡轮增压汽油机。4A15T涡轮增压汽油机荣获“2012年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3年四川省地方名优产品,同时被国家科技部列入2014年度“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
该专利产品集成采用废气涡轮增压、DOHC(双凸轮轴)、独立点火、ETC电子油门、塑料进气歧管、静音正时链条等先进技术,提高了充气效率、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综合性能,属于目前国际上主流机型、国内领先的汽油机,升功率达到了70kW/L,升扭矩在130N.m/L,排放达到欧四标准,具备开发升级欧五排放的能力,搭载整车油耗与同性能的自然进气发动机汽油机比较,节油率在25%左右。产品具有可靠性高、耐久性好、燃油经济性优、体积小、动力强、零部件通用性强等特点,产品属于目前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汽油机,该产品未来市场需求强劲,已成为公司主要盈利产品。
公司为该专利项目建成了年产10万台4A系列汽油机的生产线,包括建设汽油机缸盖机加工线、缸体机加工线、装配试车生产线各一条;生产所需的各种设备、夹具、刀具以及开发关键零部件的制造技术已完全齐备,满足批量生产需求。该专利技术实施产业化累计已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利税达2.4亿元。
为适应市场需要,由公司牵头成立A系列车用汽油发动机产业联盟,目前联盟由18家单位组成,其中企业16家,科研院所1家,大学1家,该联盟形成联合研发,优势互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和合作组织形式,充分利用绵阳科技城品牌优势,以是打造西部极具竞争力的汽车发动机产业链为目标。
专利号:ZL200910058655.3
专利名称:一种磷系无卤阻燃共聚聚酯的制备方法
专利权人: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梁倩倩、胡俊祥
获奖单位:四川东材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专利针对国内磷系阻燃共聚聚酯阻燃级别较低、在高端阻燃聚酯材料领域应用受限等难题,提供一种磷系无卤阻燃共聚聚酯的制备方法。该磷系无卤阻燃共聚聚酯的制备方法主要是通过对无卤含磷共聚型阻燃剂预处理、及采用多元醇复配,提高阻燃剂与聚酯本体的反应活性,从而制得磷含量为7000~18000ppm、具有优异阻燃性能且阻燃级别可达UL94V-0级的磷系无卤阻燃共聚聚酯,该磷系无卤阻燃共聚聚酯可作为生产阻燃性能达UL94V-0级或VTM-0级薄膜、阻燃Ⅰ级及以上阻燃纤维及V0级阻燃塑料制品的原料;还可应用于电子电器防护、消防、军用和个人防护等防护织物或制品的领域。具有良好力学性能、阻燃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抗静电和易染色等性能,具有很强市场竞争力。
本专利技术实施后,累计已实现新增销售收入25412万元,新增利润3002万元。
二等奖
专利号:ZL200610022523.1
专利名称:工业缝纫机电脑控制系统
专利权人: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赵逸鸣、杨奕昕、王泓仁、李杰、袁敏娟、赵毅忠、刘玲
获奖单位:绵阳市维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本发明专利解决了工业缝纫机电脑控制系统存在的软硬件平台的通用性差、缺乏灵活性和扩展性,主轴转速低、难以满足用户实际需要,进给控制精度低、线迹不理想、花样打版编程复杂、针距分割不均匀,人机界面不友好、操作不方便等关键问题。本发明专利产品产品已经规模化生产,可与花样机、平头锁眼机、圆头锁眼机、电子套结机、贴袋机、自动模板机等6类工业缝纫机主机配套,并在国内十余家缝制设备骨干企业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环境效益。
本发明专利产品形成了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授权发明专利3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项,授权外观设计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登记5项,行业标准2项,获得省市区等各级奖励7项。
本发明专利产品累计已实现销售2万余套,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亿元,新增利税3000余万元,带动缝制行业新增产值10多亿元;本专利产品的推广应用,大幅提高了行业生产效率,并提高产品加工质量,降低工人劳动强度,节约了生产成本,打破了我国智能化缝制设备长期受国外高价产品垄断的局面,整体提高了我国缝制行业的自动化水平,有效带动我国缝制设备制造产业的产品转型和技术发展,提升了我国缝制设备制造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专利号:ZL201110106751.8
专利名称:一种双目立体字幕处理方法
专利权人: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曾超
获奖单位: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专利提出一种双目立体字幕处理方法,用于常见双目字体视频的字幕生成和叠加,该方法通过对每次字幕显示时左右眼首副图像字幕显示区域进行立体图像像素匹配,得到字幕显示区域左右眼图像的视差信息。为尽可能避免字幕显示区域中原有立体画面挡住叠加的字幕信息,本方法自适应判断左右眼图像的字幕信息视差,使观看者能在观看双目立体视频内容过程中获得更好的立体字幕效果体验。
作为国内3D电视的领军企业,长虹公司已完成了37寸、42寸、46寸、50寸、51寸、55寸、58寸、65寸、84寸等等离子及液晶3D电视产品系列研发及销售,成为业内产品阵容最强、屏幕尺寸覆盖范围最广、产品上市时间最早、产品性价比最高的3D品牌厂家。在产品特性方面,长虹3D电视产品在行业内率先支持双目立体字幕的自动生成与叠加,字幕信息可随着3D画面场景自适应进行视差调整,大大提高了立体字幕显示的观看舒适度。另外,针对3D信号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长虹针对快门式及偏光式3D不同显示方式,研发了3D信号自动识别及分析技术,无需用户交互即可实现2D信号与常见3D信号的自动切换及显示,大大提高了3D电视的交互体验。
专利号:ZL201010542523.0
专利名称:一种通过同轴电缆上网且支持无线组网的机顶盒
专利权人: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姜明辉、秦德胜、陈晓娥、何颖、邝文奎、张卫东、姜海洋
获奖单位: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专利机顶盒通过同轴电缆进行网络传输,与电视信号共用一根信号线,方便简洁的解决了用户看电视与上网的需求,避免了单独安装调制解调器,降低了成本、同时支持无线路由,方便了用户其它终端上网设备的使用,使用户不必再连过多的网线,解除了空间的限制。本发明专利产品是结合数字机顶盒功能和上网功能为一体的新型智能终端。它一方面作为面向家庭用户的综合接入网关,可以向家庭提供In-ternet网络连接和家庭组网功能,为用户提供设备接入、路由和数据转发、虚拟网络等多种方式的通信服务。另一方面作为多媒体终端,它又具备了图象和音视频处理能力,可以实现数字电视、IPTV、网络播放等多媒体功能。
使用本发明产品,可以方便简洁的解决用户看电视与上网的需求,避免了单独安装调制解调器,降低了成本;同时支持无线路由,方便了用户其它终端上网设备的使用,使用户不必再连过多的网线,解除了空间的限制。
围绕该发明专利技术,九州公司相继衍生开发了DVC-5068CM、DVC-7058CM、DVC-8068、DVC-7078CM等多款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机顶盒。自项目实施起,累计产生了上亿元销售收入。在给公司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为多个家庭的所有智能设备提供了一条集成的、综合的通信平台,方便快捷地实现家庭网络的接入。
三等奖
专利号:ZL201010250684.2
专利名称:一种对系统接收通道的幅度及相位进行校准的实现方法
专利权人: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发明人:李宏伟、王红林、熊朝廷
获奖单位: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本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幅度单脉冲体制二次雷达在宽频带内对系统接收通道的幅度及相位进行校准的实现方法。主要解决了宽频带下幅度单脉冲体制二次雷达接收通道幅度和相位的自动校准,不需要严格要求接收通道在整个频带下的幅度一致性和相位一致性,且系统对测试设备的依赖性较小,可有效控制成本,降低系统复杂度,提高系统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本发明专利及配套专利直接带动我国宽频带二次雷达从常规滑窗体制向单脉冲体制升级,目前九洲公司新研的宽频带二次雷达已全面开始进入单脉冲体制阶段,累计已在823dk1、8205、8611、8610、865、8109、825D、689A、8053、868等十余个项目完成了宽频带二次雷达单脉冲体制的推广,项目涵盖地面、机载、机扫、相扫等各种平台,大幅度提高了宽频带二次雷达的测角精度,改善了二次雷达的性能。
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子、民用航空、无源侦查、测控测绘等方面,促进了技术的进步。至2013年底,该专利相关产品新增销售额79502.66万元,新增利润9352.97万元。
专利号:ZL200910059022.4
专利名称:用做超超临界汽轮机叶片或螺栓的耐热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权人: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罗明、雷德江、黄志永、张华国、高刚毅
获奖单位: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耐热耐腐蚀高强度合金及其冶炼工艺、以及一种用该合金制造的金属制品以及该制品的制造方法,由此得到的金属制品不仅强度高,而且耐腐蚀耐高温,使用寿命长。本发明专利代表目前国内同类产品的最高技术水平,其质量可以达到国外实物质量标准。该类材料已在公司研制开发并试生产成功后直接进行批量生产,该项目的研制成功提高整个国内高纯净钢的冶炼水平,更将加快发电设备技术更新步伐,提升国内发电设备整体技术含量。该专利已由四川六合锻造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实施,用该类合金制造的制品具有超高强度和良好防腐性能,广泛应用于核电、石油勘探、航空航天、医疗设备等领域。
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主要客户为东方汽轮机厂、上海汽轮机厂、西安红原航空锻铸公司(航空军工148厂)等国内知名企业,产销率可达98%。本发明专利产业化实施以来截止2014年6月新增销售收入7349万元,新增利润1102万元。
专利号:ZL201110445297.9
专利名称:一种合金管材的制造方法
专利权人: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发明人:吴勇军、方轶、罗通伟、税安烈、杨亚光、李守军、周茂华、何云华、苏承龙、石军、刘焕统
获奖单位:攀钢集团江油长城特殊钢有限公司
本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成材率高、生产成本低、产品质量好的一种具有较高室温强度和高温强度的一种耐蚀合金管材。本发明专利生产工艺简单、成材率高、生产成本低,加工出的成品管材表面光亮、各项性能指标达到标准要求,使用性能良好,满足用户需求、对生产此类耐蚀合金管了提供一条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综合成材率高加工工艺方法,避免了采用挤压+冷轧的高成本加工工艺方式。采用本发明,不论冶金质量还是主要性能指标,均可以和进口材料媲美,其中腐蚀性能优于进口材料,完全可以替代进口、能为中石化、中石油等炼化企业提供稳定、可靠NS1402合金管材,可为国家节约大量外汇。
截至2014年6月,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累计已实现新增销售额3165.76万元,新增利润351.39万元。与长岭石化、中金石化、兰石重装、哈空调等多家公司签订了供货合同。
专利号:ZL200910261256.7
专利名称:乳仔猪配方奶粉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权人: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何健、杨玉峰、刘永福、范明东、周建川
获奖单位: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
本发明专利开发的配方奶粉根据母猪乳的营养特点和乳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可有效提升乳仔猪免疫、抗病力,改善断奶前和保育期的育成率和整齐度,充分发挥乳猪生长潜力。仔猪配方奶粉按照母乳的营养特征和初生仔猪的消化生理特点专门设计的接近母乳成分,充分满足仔猪营养需要,提高成活率。强化加入多种营养元素,营养均衡全面,挖掘仔猪最佳的生长潜能,达到最大的断奶增重效果,是符合仔猪快速生长需求的高档配方奶粉。含有丰富的乳糖,除了提供能量以外,还为肠道有益菌提供适合的环境,通过竞争排斥作用抵制肠道中有害菌的生长,保证肠道健康发育和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肌体免疫力(如乳清中的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防止贫血,减少断奶应激地发生。有高质量的乳清蛋白、乳酪蛋白和消除抗营养因子的大豆浓缩蛋白,氨基酸组成合理,消化率高达95%以上,有效减少了营养性腹泻的发生。又可迅速弥补个体偏小的仔猪因反应差、行动不灵活,母乳吮吸量偏低所造成的能量及营养缺乏,有效降低初生仔猪死亡率。
本发明专利自2013年3月实施转化后,年新增产乳仔猪配方奶粉3万吨。截至2014年6月,累计已新增销售额24375万元,新增利润2250万元。
专利号:ZL201010588905.7
专利名称:水稻旱地育苗多效营养剂
专利权人:四川台沃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曹均成、武显煜、毛仕昌
获奖单位:四川台沃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专利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基于测土配方施肥理论基础,提供一种水稻旱地育苗多效营养剂,其特点是把高效低毒的生物农药、无机肥料、植物生长调节剂等科学组合起来,能达到土壤调酸、病虫害预防、平衡营养、调节生长促进分蘖的"四位一体"水稻旱地育苗的要求,利于培育多蘖壮秧,实现水稻高产增收。这种系统解决方法属国内首创,产品方案和配方技术优势独特。由于中国是水稻原产地,是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4.3-4.4亿亩,本发明专利产品市场前景极为广阔。
本发明专利产品销售区域遍布四川、重庆、陕西、宁夏,通过台沃公司7000多个技物结合服务网点进行销售,通过科技进村入户培训和田间示范进行宣传和传播新技术。通过售后回访,绝大多数用户对产品效果反映良好,单产增长20-40公斤/亩。
截至2014年6月,本发明专利产品产销量累计实现产品销售3500吨,累计实现新增销售额1508万元,新增利润226.2万元。
2013年第一届四川专利奖绵阳市获奖专利简介
一等奖
专利号:ZL200910059099.1
专利名称:基础雷管自动装配生产线
发明人:唐传玉、李平、李学平、张春、谭万里、高欣、顾超、唐杰、翟伟、樊秀林
获奖单位: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
本专利技术是国内第一条全部实现国产化的雷管自动装配生产线,与国外普遍采用的单发转子生产线相比,我们采用的是群模生产这一不同的技术路线,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
本专利充分运用现代弹药工程、自动控制、电子信息等技术,采用分布式计算机和PLC控制方式,实现了整线自动排管、自动装压、自动隔爆、自动添加药、自动在线检测、自动剔除废品。自动完成整线规划、插补和位置伺服,实现了生产线无人干预、自动运行,以及故障诊断与安全自动报警。
本专利属雅化集团绵阳实业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除拥有整线的发明专利外,还对其中的核心装备、工装及安全防护系统等申请了4项发明和15项实用新型专利,组成了“专利群”对本专利进行支撑和保护。
本专利技术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的本质安全水平和产品的本质质量水平,对我国民爆行业装备水平和自动化水平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引领和带动、示范作用,目前已对4家民爆企业进行了专利许可。由于本专利所取得的技术突破,行业下发了技术进步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所有基础雷管生产线均应在限定期限内完成升级改造,实现人机隔离自动生产,全面淘汰落后的手工生产线。目前我国基础雷管生产线95%以上均需进行改造,因此本专利具备广阔的推广前景。
二等奖
专利号:ZL200610021917.5
专利名称:4-氨基-3,5,6-三氯吡啶-2-甲酸的化学合成方法
发明人:黄世伟
获奖单位: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4-氨基-3,5,6-三氯吡啶-2-甲酸(通用名:氨氯吡啶酸)生产过程中的氨化难题,使整个生产工艺成本更低、安全性和环保性更好,打破了国外企业对这一重要农药产品的技术垄断。本发明成果已于2007年通过了由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认为:该项目合成技术与生产工艺具有独创性和先进性,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居国内领先地位。
本专利以水为反应介质,避免了有机溶剂或液氨的使用,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大减少了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和有机废弃物的排放。降低了反应温度(100℃~140℃),对设备的要求更低,提高了合成过程的安全性。采用水溶性的四氯吡啶甲酸盐或者四氯吡啶甲酸作为原料,反应用水量及氨化剂的加入量均大大减少。反应时间缩短至0.5-10h,通常为2-3h,提高了合成效率。
公司已将该专利技术成功进行了成果转化,目前已建有1000吨/年氨氯吡啶酸生产线,生产规模在国内居于首位。2010年至2012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58431.05万元,新增利润21901.08万元,出口创汇8560.12万元。
专利号:ZL200820222942.4
专利名称:一种高速车用柴油机
发明人:王运先、何旭钟、谭敬文、黄德斌、何云庆、赵光勇、张向东、李必儒、王小军
获奖单位: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本专利技术用于生产一种高速车用柴油机,采用了高压共轨、直喷增压、4气门、冷却EGR废气循环技术、尾气处理采用氧化催化装置(DOC)和颗粒过滤器(DPF)等复杂技术,排放达到欧4标准,完全具备升级欧5排放的能力。
D20系列、DK4系列电控高压共轨直喷柴油机,采用了与国际水平相同的最新核心技术,性能特征明显优于传统柴油机。与传统发动机相比,D20、DK4系列柴油机燃烧效率提高8%、二氧化碳排放低10%、噪音下降15%,彻底改变了柴油机在人们心目中“噪音大、冒黑烟”的形象、使我国车用柴油机加速性能、噪声、振动达到了“轿车化”动力水平。
涡轮增压、高压共轨缸内直喷柴油机与国内同性能大排量柴油机相比,每百公里降低燃油消耗约2L,按照每辆车年行驶3万公里、年产5万台高性能柴油机替代市场现有产品计算,年节省燃油3000万升,节能降耗效益达2亿元人民币(0号柴油按照6.8元/L计算)。项目产品产能已达5万台,2012年新增高性能柴油机55000台,年新增产值达到110000万元,新增利润9340万元,解决社会就业400余人。
该专利技术实施有力地推动我国柴油机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壮大民族工业做出贡献。本项目的成功开发并产业化代表我国多轻型车行业多缸柴油动力的最高水平,标志着我公司的技术水平将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同步。
三等奖
专利号:ZL201010212448.1
专利名称: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凸轮轴智能调相器
发明人:谭建伟、阳宇、向明朗、张金伟、王军、匡余、邓洪兵、赵成来、向海波
获奖单位:绵阳富临精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系统,是汽车节能减排的新技术之一,属于国家鼓励支持项目,我司此项目获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支持,该项目研发成功,打破了国内被跨国公司垄断的格局,替代了进口,为国内主机提供了质优价廉的产品。从技术性能指标与日本三国生产的同类产品对比,达到同等水平,该产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达到国际水平,自主研发的多项设备及性能测试台等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可变气门正时系统可根据发动机的工况控制进排气凸轮轴,通过调整凸轮轴转角,对配气相位进行优化,通过改变进气门开启的时刻,来调节气门正时,从而达到增强发动机功率,降低排放的目的。
该项目具有以下创新点:一是采用圆柱直销与浮动弹簧座组成的锁销结构设计;二是采用反腰鼓型扭簧、油道呈“L”型等创新结构设计;三是采用凸轮轴从相位器中部穿过、相位器轴向用凸轮轴台阶定位、相位器径向用转配在凸轮轴上的径向销定位、在凸轮轴外圆上设螺纹并用螺母固定相位器的创新点;四是采用戒指型滤网设计;五是采用多边形卡圈与弹簧座的结构设计;六是采用阀芯上设置减压旁通孔的结构设计;七是研发了在台架上进行动态性能测试的测试台;八是研发了在线自动检测多项性能的测试台。
专利号:ZL200920305900.1
专利名称:一种过冷蒸发复合式换热器
发明人:李峰、杨涛
获奖单位:四川长虹空调有限公司
该专利属长虹首创,在柜式空调蒸发器的换热领域独创的开发和运用了过冷制冷技术,把空调蒸发器的换热技术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并通过在长虹柜式空调的推广和普及运用已为长虹空调甚至整个空调行业带来了过冷换热器新的设计理念和思路。
该专利技术先进性主要是:一是该专利涉及过冷蒸发器为制冷行业首创;二是运用此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柜式空调制冷能力30~50W,同时降低制冷消耗功率20~30W;三是运用此专利技术可以提高柜式空调0.5个能效等级;四是有利于蒸发器冷凝水的排除,减小空调器出风阻力和换热热阻。
该专利技术方案主要运用于柜式空调室内换热器,其“过冷蒸发”的专利技术方案已成为本领域的一种研究和应用趋势,并对本领域产业结构升级起到了较大的引导、推广和普及作用。已成功批量运用于长虹所有柜式和变频空调器。
该专利技术实施日至2013年5月31日,专利实施空调器总产量458721套,新增销售额229360.5万元,新增利润22936万元,新增税收4697.8万元。
新闻推荐
在人生的旅途中,有许多事值得我们去回忆,当每次忆起这些往事时心灵都会有很大的触动。记得很小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一起吃饭,只有妈妈还在炒菜,我看了看桌上的菜,哎!为什么没有我最喜欢吃的鸡腿呢...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