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州情苑(绵阳)
“清明时节雨纷飞,路上行人欲断魂”。回乡扫墓,天空虽然没有雨纷飞,却也阴云密布,令人愁肠百结。
在一处翠柏笼罩的小山坡上,父亲静静地躺在那儿,他已在那儿躺了8年多了。那是他生前精心为自己选的地方,一个视野开阔的山洞,不怕风吹,不怕雨淋,更不怕耕牛踩踏。他曾说过,“如果垒个坟包,你们以后都在外面,坟包被牛踏平了怎么办呢?”这虽然是玩笑话,但却是父亲一贯的作风,那就是在一些大是大非面前,始终作出正确的、长远的选择。
1990年,我小学毕业,在“升初中”和“到新疆打工”的岔道口,父亲犹豫了半个月。那时,我们家买盐的一角三分钱都要靠借,而升初中第一学期95元的学费,犹如一座高高的大山,父亲怎么爬也爬不上去!在新疆建设兵团工作的姑妈千里迢迢回来,接我去帮她拾棉花,一则可以帮她做一些事,二则可以减轻我们家的负担。当时的抉择对没有上过一天学的父亲来说,简直成了生死抉择,但大智若愚的父亲不知被哪一束灵光击中,作出了他有生以来的第一个重大决定:借钱供我上初中。因为有了这个决定,我成了现在的我;因为这个决定,我的家族结束了世代不识字的历史;因为这个决定,父亲成了家谱上可歌可泣的转折。
初中的三年,中师校的三年,淳朴的父亲和勤劳的母亲,通常夜以继日地喂猪、养蚕、烧砖、做瓦,用他们的勤劳换取微薄的报酬来填补我学习生活中一个又一个“金钱窟窿”。
终于有了自己的一份工作,父亲和母亲终于可以歇口气了。然而,这口气还没换均匀,新的使命又摆在了饱经风霜的父亲和母亲面前。我结婚后,小生命很快就来到了人间。母亲不得不接过这份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带她的孙子。随着生活的改善,母亲因为以前过度操劳而消瘦的脸渐渐有了红光,作为儿子的我得到些许安慰。然而,我的心里还有一个心结,一份牵挂,那就是放心不下已积劳成疾的父亲,由于不习惯城里的生活,他固执地留在乡下老家。
好在,乡下老家离县城不远,我们可以经常抽空回去看他,他也经常给我们送一些自己种的米面和蔬菜。每当看见父亲瘦弱的身影时;每当看见父亲与儿子玩耍那种爱欲滴滴的场景时,我的心很酸很酸。为了让酸酸的心有些许甜意,我只能最大限度地给父亲零花钱,让父亲尽可能吃得好一些,穿得好一些。
然而,这样的光景没过几年,操劳过度的父亲最终还是倒下了,而且是没有特效药的癌症。为了不给我们增加经济负担,父亲选择了保守治疗。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我们只有尽量多陪他聊聊天,减轻病魔折磨时的痛苦程度。老天无情,父亲煎熬了近一年,不舍地离开了这个他眷恋的烟火人间和至亲至爱的家人。
愿慈悲善良的父亲能够在没有痛苦没有劳累没有烦恼的天堂过得快乐。
新闻推荐
月亮,我时时刻刻都等待着你,在一个美丽而又宁静的夜晚,你出现了,出现在我的眼前,出现在夜空的怀抱。你在紫色的天空里,就像在遨游一望无际的海洋。你露出温柔的光芒,向大自然微笑。于是,黑暗里有了光明;于...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