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檎
被国际诗歌界认为是“中国最好的诗人”的欧阳江河,始终坚持给小众和自己写诗、给幽灵写诗。获得本届李白诗歌奖提名奖后,欧阳江河说,“李白给我提了一个醒,在将来,我也许会安静地写些普通人都能看得懂的诗。”
记者:你曾经得过不少奖,这次获奖跟以前有没有不同的感受?
欧阳江河:其实我得的奖并不多,因为我写的诗别人看不懂。如果让普通读者当评委,我的诗肯定选不上,因为我写的诗不讨人喜欢。不过这次能在李白的家乡得到这个奖,说明我得到了中国最高级别的专家评委的肯定,我还是很高兴的。得到这个奖,我受到了较大的触动,我觉得是李白在提醒我。
记者:什么样的触动?李白给了你什么提醒呢?
欧阳江河:长期以来,我写诗都不是写给多数的普通人看的,都是给少数专家、精英人士和幽灵看的。幽灵就是已经死了的人,我把他们预设为我的读者。所以我的诗都很复杂、深刻、广阔、难懂,不是传统的朗朗上口和易于传播。而李白,他是所有诗人都想达到的一个高度,他的诗除了很少几首生僻的,绝大多数都是普通人能够接受并且喜欢的,每个中国人几乎都能背诵他的诗,每个普通人都是他的读者。今天得到这个奖,我觉得我的写作角度也许应该有所改变,我可能也应该为普通读者写点诗。
记者:那你准备从什么时候开始改变呢?
欧阳江河:将来,老了的时候,我会恢复到复杂后的简单、深刻后的朴素,那时候我会安静地写一些人人都能读懂的诗。但现在我还是坚持我的写作方向,因为这是我现在最想写的诗,不写的话,对我来说,就是妥协。我不会因为没人阅读和关注,就放弃我的立场。人人都爱读的诗,让别人写去吧!
记者:国际诗歌界评价说你是“中国最好的诗人”,你觉得还能有更好的诗人出现吗?
欧阳江河:肯定会有,我也希望看到比自己更好的诗人出现。因为汉语实在是太伟大了,把想象力、创造力和生命放进汉语里,变成诗歌,一定会产生各种伟大的作品。将来肯定会有人超过我,就是我自己,将来也会超越现在的我。
记者:说你对绵阳的感觉吧。
欧阳江河:这是我第二次来绵阳,第一次是1999年,跟川内的诗人们来参加一个活动。来去匆匆,对绵阳没什么印象。这次来,去看了李白故居和李白纪念馆,觉得建筑很有特色,布局也特别巧妙,更难得的是无处不在的诗歌氛围,让人不由得生出强烈的“思接千载”之感。在绵阳的任何地方,都感觉到李白的眼睛在看着我们,我们走过的路是他走过的,呼吸过的空气是他呼吸过的,看到的月光是他看到过的,李白的幽灵一直都在。这是绵阳的福分,希望绵阳能珍惜李白馈赠的厚礼。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谢艳)近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召开“5·20世界计量日”座谈会,会议传达了省质监局2015年计量与认证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绵阳市计量与认证工作。为加大民生计量工作宣传力...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