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是李白出生地,中国科技城。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李白诗歌精神,推出体现民族精神和时代特色的优秀诗歌作品,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绵阳市委市政府特设立李白诗歌奖。悬赏100万元,征集诗歌作品,参与角逐“李白诗歌奖”1名和“李白诗歌奖提名奖”5名。
首届 “李白诗歌奖”征稿从2015年1月12日启动,2月28日截稿,期间共收到作品1000余件。4月初,组委会邀请初评委专家,对应征作品进行审读初评,评选出单首诗5首、旧体诗10首、散文诗3首、组诗15组、诗集20部进入终评,并在各新闻媒体进行公示。4月下旬,组委会邀请终评委专家,对入围的53件作品进行终评,产生了李白诗歌奖1名、李白诗歌奖提名奖5名,在新闻媒体进行了公示,并定于5月23日颁奖。
根据评选要求,“李白诗歌奖”评选出的作品,代表了中国诗歌创作的较高水平、成就,特别关注来自生活、反映现实、体现当下的作品,诗词作品应在继承并弘扬传统的同时,在新历史环境下有艺术创新。
首届李白诗歌奖获得者
洛夫
洛夫,1928年5月11日生于湖南衡阳,原名莫运端、莫洛夫,国际著名诗人、世界华语诗坛泰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台湾最著名的现代诗人,被诗歌界誉为“诗魔”。
1949年7月去台湾,后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1996年从台湾迁居加拿大温哥华。
现受聘于北京师范大学、南华大学、华侨大学,担任衡阳回雁诗社名誉社长。
诗论:我对文学有高度的洁癖,在我心中,诗绝对是神圣的,我从来不以市场的价格来衡量诗的价值。我认为写诗不只是一种写作行为,更是一种价值的创造,包括人生境界的创造,生命内涵的创造,精神高度的创造,尤其是语言的创造。诗可使语言增值,使我们民族的语言新鲜丰富而精致,诗是语言的未来。
首届李白诗歌奖提名奖获得者
于坚
于坚,1954年8月8日生于昆明。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云南作家协会副主席。上世纪80年代成名,为“第三代诗歌”的代表性人物,强调口语写作的重要性。
诗论:诗歌一旦意识到它离大地太远,开始飘起来,不再是上升(上升是气的结果,但飘则是形神俱散),它就应该向下,努力回到大地上,这是诗歌内部的一种斗争。
首届李白诗歌奖提名奖获得者
西川
西川,1963年出生于江苏徐州,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英文系。美国艾奥瓦大学2002年访问学者。现执教于北京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西川自上世纪80年代起即投身于全国性的青年诗歌运动。他和海子、骆一禾被誉为北大三诗人。出版作品有《深浅》,《大河拐大弯》等。
诗论:边缘才是阐释世界的地方。五四以来,中国诗人长期希望变得现
代化起来,有人甚至也想像拥有一种国际风格,但这件事的潜台词是希望和西方诗歌建立某种联系,完成自我现代化的追求。但是在目前全球化的语境下,诗人的身份认同已然成为一个问题,在国际化背景下,一个中国诗人究竟写什么样的诗歌?这个问题不仅是诗人,相信作家、画家、导演同样会面临。
首届李白诗歌奖提名奖获得者
沈苇
沈苇,1965年生于浙江湖州,浙江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1988年进疆,当过教师、记者,现为新疆作协专业作家,《西部》杂志总编。
诗论:当一个诗人坐下来写作时,他绝对是一个本质的人,一个焕然一新的人,同时是一个忘却了时间与焦虑、得到了诗歌庇护与救赎的人。
身处边缘地带的诗人、作家,需要保有一种有尊严的写作。置身边疆,远离中心,旁观潮流,不啻是一个很好的观察与思考的视角。
……文学是人类最伟大的“接头暗号”。
首届李白诗歌奖提名奖获得者
欧阳江河
欧阳江河,1956生于四川省泸州,原名江河。著名诗人,诗学、音乐及文化批评家,知识分子写作倡导者。曾用笔名江河、江帆等,四川泸州人。出版的诗集有《透过词语的玻璃》(1997)、《谁去谁留》(1997)。
诗论:一方面,我们反对把我们的作品当作法律条文一样的东西来阅读,从中排除掉诸如处境、经历、乡愁、命运等现实因素;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应该强求阅读者置身于与我们相同的处境来读我们的作品。诗歌中的现实情感如果不是在更为广阔的精神视野和历史参照中确立起来的,就有可能是急躁的、时过境迁的。
首届李白诗歌奖提名奖获得者
杨炼
杨炼,朦胧诗的代表人物之一,1955年出生于瑞士伯尔尼。祖籍山东,成长于北京。《今天》杂志的主要作者之一。1983年以长诗《诺日朗》出名,1988年被中国大陆读者推选为“十大诗人”之一。诗集有《礼魂》(1985),《荒魂》(1986),《黄》(1989),《大海停止之处》(1998)等。
诗论:得有一个多么深邃宏富的精神宇宙,才支撑得起一首诗的寥寥数语!说到底,诗歌就是思想。虽然,那不等于逻辑化的枯燥陈述。我在别处说过,谁要做一个当代中国艺术家,她/他必须是一个大思想家,小一点儿都不行。
新闻推荐
本报讯(叶贤兴实习记者杜畅)5月15日,仙海区海棠社区教育学习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这是绵阳市社区大学在全市授予的第一个社区教育学习中心。记者从仙海区管委会社发局获悉,创办社区大学教...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