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闫静 实习记者 李雪娇
昨(9)日,绵阳中学举行了第十一届校园科技节,学生们的科技作品创意迭出,适用性强。高二年级在操场上除展示筷子承重、纸桥过车等传统科技作品外,还展出了学生们感兴趣的机器人、弹弓捕鼠神器等科技作品和上百篇科技小论文。
弹弓竹条制成捕鼠“神器”
“你这几样简单的玩意儿就能捕鼠?”昨日下午,记者来到绵阳中学操场,只见一张捕鼠神器的海报前,高2014级34班学生陈鑫正在用两根竹条做成一只简单的弹弓,准备捕捉模拟的老鼠。“这是一种弹弓式捕鼠器,方便简单。”李鑫告诉记者,自己制作的捕鼠器是由弹弓架、橡皮筋、胶圈、铁丝等组成,弹弓架的手柄端上,设有用于支撑制动杠杆的支撑环,中部设有固定橡皮筋的固定环,另一端设有用于悬挂制动杠杆和橡皮筋的挂钩,操作技术简单。“从小就喜欢自己动手做东西,这个作品灵感也是来自观看过的科技节目。”李鑫告诉记者,这个捕鼠神器自己已经试验过并成功捕获了老鼠,其制作原理是杠杆原理和弹性势能。
智能机器人帮人类困境逃生
作为曾经的地震灾区,如何在险境中帮助人类逃生,一直是每年科技节学生研究的重点。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今年该校机器人社团的学生们又制作出不少新作品,多个不同类型的机器人,现场模拟帮助人类实现险境逃生、智能前行等想法。
点击开启按钮,选中程序,启动机械,一个小小的跳骚机器人便开始跳跃起来,遇到前方模拟的障碍物时,机器人立即躲避并迅速找到最新出口方向……这就是高一46班学生李袁东和同学们一起研制的三足式跳跃机器人。“这个机器人运用仿生原理,模仿人类的行走,膝关节处有弹跳装置,遇到障碍物时会自动避开。”李袁东介绍说,像这类智能机器人他们还研制了多个品种,其中一款可以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的机器人,在参加西南片区的FTC机器人挑战赛中获得了亚军。
老师也赶“科技潮”
近年来,随着科技城名气越来越响亮,以及两届国家级、全球性科博会的在绵召开,科技发明这一看似神秘的事情,已经飞入寻常百姓家。在昨天的活动现场记者看到,科技节上首次出现了教师作品和教师的身影,在学生们对科技热情的感染下,一些老师们也不甘落后加入了科技活动中来。“同学们,这就是你们在母体中的其中四个阶段的标本样子,现在知道妈妈怀孕多辛苦了吧。”在活动入口不远处,高一生物组的教师们将平时不轻易示人的各种标本、人体血液循环模拟装置等物品摆了出来,给学生们现场普及生物知识,引来大批学生围观。“我们创新四维可能比不上年轻的学生,但也想赶一赶科技热潮呀。”高一生物教师徐菊告诉记者,因为并没有拿得出手的科技发明,备课组的女教师们便选择展出动物标本。
新闻推荐
(上接第1版)勇闯芦山,拍出金奖图片2013年4月20日,雅安芦山发生7.0级大地震。杨卫华主动请求出征采访,带着绵阳晚报采访队奔赴灾区,报社领导要求他,不仅要采回好新闻,还要将采访队的战友们安...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