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式”接表改成“并联式”接表,燃气供给充足了
本报讯(杜军 记者 舒小波 文/图)“没有改气之前,火小得很;改气后,即使在用气高峰时段也能满足用气,还使我们对燃气安全的担心从嗓子眼落到了心窝!”近日,记者走进城郊乡南河第四居民区采访,居民杨玉华乐呵呵地说,政府为他们办了一件大好事。
这件大好事,源于该小区的天然气改造。南河第四居民区建于20多年前,是绵阳典型的“城中村”,小区铺设的是Φ57、Φ76、Φ89天然气管道。近年来,居民不断扩建楼层,小区用气大幅增加,导致生活用气不足,尤其是用气高峰时段,用居民的话说“半天烧不开一壶水”。此外,小区燃气管道泄漏时有发生,而楼间距狭窄,进不了消防车,安全隐患严重。一些村民坦言:“做梦都梦到发生火灾,醒来心里直发慌!”由此,居民怨气很大。
城郊乡抓住居民反映的情况,组织专门力量会同绵阳燃气集团进行深入调查,发现情况确实存在。不仅如此,沿江、三里、高水、平政等10余个“城中村”的近万栋居民楼也存在这一现象。调查中,居民渴望实施燃气改造,但在费用上不管表前只管表后,燃气公司又无力承担表前改造费,矛盾由此产生。“为了推进改造,我们一家一户做工作,嘴皮都磨破了,嗓子都说哑了。”城郊乡经发办主任李武斌说,我们开了30多次协调会,在市、区的积极支持下,采取“政府统筹、企业主体、群众参与”的模式,由乡财政补贴600元/户,累计拟投入1000万元,可以说是“下了血本”。
绵阳燃气集团天然气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城郊乡的“城中村”占绵阳城区“城中村”的三分之二,搞好城郊片区的燃气改造,具有示范意义,为此,公司按成本价帮助居民改造。已立户的,表前表后免费;未立户的,表前免费表后自费,费用仍按成本价计算。于是,一件关乎上万居民的民生难题在政府和企业的联动下破题。
改造中,天然气公司将原管道改为Φ108、Φ159,增大进气量;采取沿墙壁架空管道铺设法,避免影响居民生活;每个楼层的管道分别接入户表,确保每层楼用气充足。历时半年,首批试点的南河7个社区的831户居民已经全部完成改造。
据悉,借鉴试点经验,城郊乡本月又启动了对三里社区的改造,并力争5年完成辖区“城中村”燃气改造。通过实施燃气改造,居民心中之气顺了!
新闻推荐
因飞龙度假村项目建设用地需征占绵阳高新区永兴镇龙家碾社区文家山内的坟墓(东至新皂镇皂角铺村排洪沟,南至新皂镇皂角铺村,西至狮子山村,北至草溪河),请上述范围内的坟主亲属于2015年5月5日至2015年5...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