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记者随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前往游仙区玉河镇、徐家镇、兴事发集团、游仙慈济中学和三江首座小区,见证状元文化建设、家风家训示范建设、民营企业精神家园建设、书香校园建设、亲情家园建设等成果和亮点,实地感受游仙在精神家园建设方面的发展成果。
□本报记者 蒋琳琳 文/图
全民阅读蔚然成风
第一站是玉河镇,这个距游仙最远的乡镇,却在农户家中建起“文化茶园书吧”、“书香少年书房”、“科技种养殖书房”等“家庭书房”。玉河镇依托状元文化,启动了党员书房工程建设,收集整理了近万册闲置在各村部“农家书屋”的各类书刊杂志,“下沉”到有阅读需求的老百姓家中。
在距玉河镇几公里外的徐家镇,便民服务大厅一角的读书吧里,坐着几位前来办事的村民,趁着等候的间隙,他们到书架前认真地翻阅起喜爱的书籍。记者看到,两排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许多书籍,涵盖文学、党建、科普等。据介绍,除了读书吧,该镇还建立了12个村级读书室,1个党员读书室和6个其他各类读书室。
在游仙慈济中学,学生们在走廊上的“书香长廊”争相翻阅喜爱的书籍。他们或坐在长凳上,或靠在书架上,津津有味地品读着。校长张鲲说,建“书香长廊”就是为了让孩子们阅读到更多的书籍,我们动员他们将闲置在家的书带到学校和同学交换,或者放置在这里供大家阅读,让书籍流动起来,以此来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下一步,我们还将在教室、寝室都建读书角,让学生随时随地都能阅读。”
随着“诗书游仙”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无论是农户家中,还是在学校,游仙大地处处都飘满了书香,读书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也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建设美好精神家园的意识。
重德修身“和”风劲吹
走进徐家镇和阳村五一场,淳朴的民风扑面而来,乡里乡亲大老远热情地打着招呼,一个个谦卑有礼。村口,印有“古有仁智礼仪信,今有勤孝谦和思”的展示牌格外醒目。“重道德修养,严情操品行,扶正义斥邪恶”、“家庭以爱为根,生活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百善孝为先”,一条不长的街道上,家家户户门口都挂着风格统一的“晒家风亮家训”牌匾,上面写明了户主、家庭情况以及家风家训的内容。“把家风家训晒出来,就是让这些后代子孙时刻铭记自己的家训,把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美德一代代地传承下去。”72岁的贾三华乐呵呵地说,大家都是几十年的老邻居,经常相互帮忙,相处都很和睦。
玉河镇的家风家训馆是绵阳的首家家风家训馆,里面展示了北宋状元苏易简和古代名人的家风家训,以及近现代革命伟人的家风家训。该镇还通过评选“现代苏母”、“最美家庭”、“百家讲坛”等活动,秀家风晒家训。
邻里融洽胜似亲人
一进三江首座小区,采访团被一阵热烈的掌声吸引过去,原来,小区里正在开展“百姓故事会”演讲活动(如图)。“要说我们小区居民共建小区环境,互帮互助邻里和谐的故事,说上几天也说不完呢。”三江首座业主委员会主任薛燕指着小区里的一棵树介绍道,小区里这些挂了小朋友照片的小树都是业主认养的,“自从开展这个活动后,攀枝折叶的现象也没有了。”
为了倡导大家共同建设小区,薛燕和小区几位业主组成了业委会,用新生力量带来小区居民自治的新理念。为了让大家从钢筋混凝土的房子里走出来,增强邻里关系,小区开辟了小区书屋,组建了老年合唱团、健身队、舞蹈队,经常开展趣味运动会、文艺晚会、坝坝宴等精彩的小区活动。“小区环境好,邻里关系也不错,我每天都要下楼在小区里转转,和邻居们聊聊天,感觉像亲人一样。”居民陈显松自豪地说,去年小区里搞春晚活动,热闹得很,桥上都站了好多人,还造成了三桥堵车呢。
除了小区,兴事发集团将“家”“人”“心”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每个月的23日,公司都会为当月生日的员工过集体生日,这一传统,从企业成立一直持续到现在,从这一细节也是可以得知为何它能凝聚人心,团结奋进,从单一生产门窗的本土企业发展为涉及房地产、新能源、电梯生产等多产业综合型企业集团。
新闻推荐
本报讯2016赛季“文轩教育杯”高中校园足球联赛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继第一轮绵阳市丰谷中学以3∶0战胜对手绵阳一中后,4月24日上午,学校男子足球队客场作战,以2∶1的比分战胜江油太白中学,取得了两连胜...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