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抱窝凼古桥:经历300年风雨仍保留原有风貌

来源:绵阳晚报 2017-10-21 12:56   https://www.yybnet.net/

特约记者黄志富文/图

位于绵阳市游仙区石板镇观音村、柳树村、联合村三村交界的黄金河上,有一座建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的两孔石桥,因石桥地处两山之间沟壑之上,小地名又叫抱窝凼,因而当地人称之为抱窝凼古桥。单论建筑年代,初建至今没有经过改建、重建的抱窝凼古桥,或许是绵阳辖区现今保存最为完整的古桥之一。

地处偏僻山间古桥鲜为人知

抱窝凼古桥位置偏僻,难以寻找,即使是当地村民,如果不能准确描述桥名或桥的外貌特点,也无人所知。此前,记者曾以知情人提供的“同仁堰桥”之名前往寻找,结果在石板镇同仁堰河上下游问了很多村民,都说不知道同仁堰桥。后来在准备返程时,几乎已经不抱希望的记者向正在公路边干农活的一名中年村民打听时,这个家住柳树村4组、名叫白宗祥的村民才若有所思地说:“我们这里确实没有同仁堰桥,不过根据你说的桥的特点、造型,很可能是我们村境内黄金河上的抱窝凼古桥。黄金河是石刘河(当地人称石板河)的支流,石刘河又是魏城河的支流,在石板镇境内的黄金河与石刘河上,如今年代最久、保存最好的,只有抱窝凼古桥。”随后,白宗祥放下手上的农活,带记者去往不到一公里外的抱窝凼古桥。

通往古桥的路只是一条田埂小路,接近古桥时,小路两边的灌木荆棘几乎将古桥全部遮挡,脚下又是八九米深的沟壑,如果无人带路,抱窝凼古桥确实很难找。

地势险峻因而得以完整保存至今

抱窝凼古桥坐落在两山之间沟壑之上,地理位置险要,古桥全部用青石砌筑,结构简单却牢固结实。用作桥面的是四块坚硬的条状巨石,虽经岁月剥蚀,巨石仍保持着原有的风姿,经历近300年的风雨,巨石表面已经犹如打磨过一样光滑。

古桥有三座桥墩,中间一座桥墩单独用条石砌成,两边的桥墩一座砌在5米多高的天然岩石上,一座紧依着岩石砌成。在巨石桥板与桥墩的结合部位,都是穿榫结构,巨石桥板下再用不易腐朽虫蛀的柏木作铺垫,为沉重的桥板起到了减震、减压的保护作用。只是其中一根柏木不知什么时候被火烧去了大半,表面的炭状非常明显,从空出来的一对榫头可以判断,柏木应该是八根,不知何故少了一根。

记者上网细细查阅,查不到有关抱窝凼古桥的任何资料。经和几位村民现场测量,主桥长15米,桥宽1.2米,引桥部分多镶了一块宽0.35米的石条,用条石砌成的桥墩高8.9米。作为主桥桥面的石条各长7.5米,宽0.6米左右,厚0.59米,大家粗略估算,一块桥板的重量至少6吨左右。

但凡古桥石桥墩上都有龙头,抱窝凼古桥也不例外。但此处古桥的龙头造型与众不同,雕刻技术也不错,眼睛、鼻梁、牙齿、胡须、龙角与现代影视剧中的龙头造型相似。

“抱窝凼古桥能比较完整的保存至今,应该和它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柳树村54岁村民邓松说,6吨左右重的桥板架在八九米高的桥墩上,即使想要人为破坏,也非易事。

建于清代距今已有近300年历史

抱窝凼古桥建造年代在何时?

当地很多人都不知道抱窝凼古桥的历史有多长,也不知桥下沟壑具体有多深。他们只知道从小就有这座桥,也从没见维修过。就在记者希望在古桥上找到一点记载历史记忆的痕迹时,家住联合村1组、86岁的邓成银大爷正经过抱窝凼古桥去魏城镇,他告诉大家,该桥建于清雍正元年二月。

“建桥时间并非我信口一说,而是有建桥碑为证。”早年高小毕业的邓大爷说,1967年9月以前,高两米多、宽1.5米左右的抱窝凼古桥建桥碑就立在桥右侧,可惜后来遭遇人为破坏,不但桥碑被毁,龙头嘴唇也被敲掉。

邓成银说,他是土生土长的联合村人,从小就在抱窝凼上下游洗澡、逮鱼,建桥历史从小就听爷爷多次说过,读书时每天也会经过抱窝凼古桥,建桥碑上的建桥时间,乡绅承头捐资、募捐等内容早已烂熟于心,当地年纪大一点的村民也都知道建桥碑和碑上的文字记载。

昔日繁华曾方便众多乡民商贾往来

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抱窝凼古桥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如今,在离古桥不到一公里的地方,一条条依山而建的乡间公路通向乡镇村组和农户家,几乎弃用的古桥被一丛丛树枝遮挡,犹如一位暮年的老人,渐渐被人遗忘了。

邓大爷说,在乡村公路没有修通之前,这座桥是柳树、观音、联合以及周边十几个村的村民、商贩去魏城、石板等乡镇赶场的必经之路,要不就得多绕几里路,如今从这座桥上过的,就只有像他们这个年龄段的老人和在古桥周边耕作的村民了。

在没有现代机械的情况下,古时的工匠是怎样将五六吨重的巨石板架上近9米高的桥墩呢?

“我多次听爷爷说,抱窝凼古桥采用的是垒土架桥法。”邓松说,所谓垒土架桥法,就是从砌筑桥墩基础时,就开始在桥墩四周垒土,桥墩砌筑到架设桥板的高度时,沟壑里有一定坡度的土埂也就垒成了,然后通过土埂坡度,用人力将巨石桥板架上桥墩后,再将土埂撤去,石桥就建成了。

古桥南端过桥就是陡峭的石壁,就必须九十度左转弯。有恐高症的人站在一米多宽的桥面上往下看,明显感到眩晕,古桥确实地势险峻。

“莫看古桥又高又险,上桥是急弯,过完桥又是九十度转弯,我们这里却有人敢在桥上骑自行车。”当地村民告诉记者,11年前,他们村12岁的邓刚娃就多次骑自行车从桥上经过,有一次从桥上掉下去,却令人惊奇地没有受伤。

历经近300年,经过无数次洪水冲击和岁月侵蚀的抱窝凼古桥依然还能完整保存,巍然挺立在黄金河上,无疑是古人架桥智慧的结晶与见证。

新闻推荐

绵阳市召开在绵省人大代表履职经验交流会 49名代表5年提建议267件

本报讯(记者范萌)17日,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在绵省人大代表履职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本届省人大代表5年来的履职工作经验、做法与成效,对今后人大代表工作的创新思路进行深入探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代顺...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抱窝凼古桥:经历300年风雨仍保留原有风貌)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