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石板巷:青石小巷渐渐淡出记忆

来源:绵阳晚报 2018-04-16 11:47   https://www.yybnet.net/

■记者曹雨婷

绵阳城里曾经有许多条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老街老巷,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城市的规划,有一部分已经消失了,石板巷便是其中之一。

石板巷毗邻旧时老北街,又连崔家巷,原位于今北街与兴达街交叉的梅西百货一面。它是绵阳城最有特色的巷子之一,时光荏苒,即使今天人们再谈论起石板巷,仍有些许记忆。

意外保留下的石板巷

说到石板巷,不得不提“石板”二字,谈到石板,咱又得从绵州城新建说起。据《绵阳市城乡建设志》记载,清嘉庆五年(1800),知州刘印全为防御白莲教进逼绵州,沿涪江新河道西岸重新筑城,向旧城西北拓展。城设五门,在城内新建街区,城外在北门、小西门、大西门、南门建有街道。城内街道用宽约三尺、长约八尺、厚约五六寸石板砌成。清朝诗人曾留下这样的句子描述当时的绵州城:“石头路滑城门外,长似黄梅雨后天。”当时的绵州城可以说是遍地石板路。

既然绵州城遍地石板,又为何独一份“石板巷”呢?据“绵州通”汤毓良介绍,石板平滑且易生青苔,三合土则不然,在清代,除石灰、黏土和细砂组成的“三合土”外,还有石

灰、炉渣和砂子组成的“三合土”。民国年间,汽车是稀罕玩意,虽然稀罕但也不是没有,绵州城的石板路拆除,便是为了通汽车。民国16年(1927)知事王洪熙督率市民将城区石板路拆去改筑灰土路(即三合土路),二十九军司令孙震令各属区初驶汽车,所拆石板砌筑阴沟。

再翻看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石板巷老照片,我们便更不会有疑虑了。绵阳摄影家杨松林拍摄的石板巷旧貌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石板巷窄窄的街道和两侧高高的围墙,《绵阳市城乡建设志》记载:“石板巷,长67米,宽2米”。2米的街道又如何通得了汽车,石板巷的石板便因此“躲过一劫”,一直保留到上世纪90年代绵阳旧城改造之前。

石板深院内有乾坤

石板巷是条“深巷”,“深”指的不是它有多长,而是巷子两边高高的围墙。石板巷是居民区,两侧住宅皆是三四米高的围墙,再加三尺以上的封火墙。杨松林拍摄的石板巷旧照中,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走在石板巷中人们和围墙高度的对比。据了解,两侧围墙皆是以原石、石灰、糯米浆砌成,十分坚固。如此“高深”的围墙,里面住的究竟是何等高人?

石板巷毗邻老北街,众所周知,老北街是绵阳城里最热闹繁华的地方,号称绵阳“春熙路”,百货、五金、药店、缝纫社、理发店、布店、食店……绵阳人都说,想买的东西没有在北街上找不到的。有商户自然就有商人,马家巷面临州府县衙,是达官贵人的居所,住的是豪华四合院;外北街里一人巷连接的是一方小天井下几户人家局促生活的小商贩;黄家巷中有了独立的大院落和小市民

聚集的“大杂院”。据说,解放前沈家坝的有钱人家,在北街经营有商铺,下午去农村收租,晚上进城里铺子一收,回到石板巷的宅子睡觉。石板巷最初便是老北街有钱商人们的住所,这也不难解释石板巷常年紧闭的大门和高高的围墙,梁上君子们也只能望而却步。

石板巷的老照片分别拍摄于1976年、1983年和1985年,杨松林说,一来石板巷建筑很有特色,二来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绵阳修临园干道,把猪市街、翠花街、工农巷等等老街巷都变了模样,他便决心用相机保存下珍贵的老绵阳记忆。从那开始,工作之余,杨松林就骑着自行车、带着相机,穿梭在绵阳城大大小小的街道里,已经数不清街巷多少是拍过的、拍过几次的,只想着照片留存下来,将来人们也能知道绵阳以前这些有特色的老街巷。

小巷子的精彩

杨松林回忆自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进去过石板巷的住宅,一位同事曾居住于此,彼时的石板巷里居住的不再都是有钱商人,同事的父母也只是北街上普通的老裁缝。不像大杂院的拥挤,石板巷里的三进四合院便是院子套院子,院里很大,四处相通。

据老绵阳汤毓良讲述,石板巷也是老北街的支巷,不少市民、商贩都经由石板巷去到老北街。

夜市,在老北街也不是新鲜玩意儿。因为商人多,来来往往的客人也多,每到晚上,老北街的各个巷口便摆上了小摊,有凉粉豆花也有卤菜。石板巷的巷口也不例外,夜市热闹,还有不少年轻人专门过来吃东西,那时候看着老板撩开纱布罩子,选一块被卤得色泽均匀的猪耳朵、猪拱嘴,过了秤之后老板边切边拿过一两片吃起来,那味道不摆了。

做新衣年味儿浓

如今每到过年人们都会感叹,年味儿淡了,不像以前了。现家住御营坝的赵女士回忆起小时候在石板巷的生活,那种年味儿至今难忘。

都说小孩儿是最爱过年的,过年除了零食、压岁钱最值得孩子们期待的就是新衣服。随着成衣行业的快速发展,裁缝铺也渐渐减少,偶尔流行一阵“量体裁衣”的风潮也是年轻人赶个潮流,过一阵也就淡了。不少老裁缝匠人早就退休,鲜少地散落在城市角落。裁缝铺或是在小区里,或是临街租了极小的门面,为了省月租和其他商户合租一间房,中间用木板隔开,来往车辆如织,却少有停下来的,即使有,做的也多是补衣。

赵女士回忆小时候,每到过年孩子们就变得十分勤快,期待母亲从自己殷切的表现中发现些“想法”,大人们按兵不动,好好享受几天小劳工的伺候。照旧的,每年到了寒冬腊月,母亲都会请老北街的裁缝为全家做衣服,少则一天,多则两三天。

以前老北街到欧亚商城一溜的裁缝铺子,裁缝的工作时间特别长,民间有“泥水木匠,日头三丈。裁缝篾匠,门口等天亮”的说法。当年大多人家生活贫困,做新衣服的布料以土布为主,有本色的白布,也有染过的蓝布或黑布。生活条件好一点的,除了自己织的土布,还会扯几块洋布,做时兴的样式。洋布价高,一点也不能浪费,即使剩下的碎布,裁缝师傅也要做成鞋面等,物尽其用。

赵女士说,记忆中裁缝量尺寸裁布料是最神奇的,一台缝纫机,一张长桌子,裁缝铺师傅和徒弟会拿粉笔在布料上轻轻画上尺寸。标记好布料,算下价钱后便“哧溜”一声裁下一块。小孩子每每听到这声“哧溜”就知道,买卖成了,只等着穿新衣服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绵阳旧城改造,石板巷随之消失,慢慢地,到欧亚商城开业,到如今,梅西百货依旧人来人往……“日子越来越好,想买的新衣服也能不经犹豫地买下,但小时候那种期待和欣喜却再没有了。”赵女士说,或许正是那一点的期待,才使得记忆中的年味儿更显浓厚,叫人难忘。

新闻推荐

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已收到代表建议250余件 环境改善民生利益都是关注热点

记者昨(12)日获悉,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已收到代表提交的意见、建议250余件。一份份言之切切的意见建议,涉及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城乡交通改善、电商物流规范、文化旅游发...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石板巷:青石小巷渐渐淡出记忆)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