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绵阳新闻 > 正文

绵阳书画家的艺术“网市”

来源:绵阳晚报 2018-09-23 10:47   https://www.yybnet.net/

绵阳书画家创作交流(资料图)

几天前,绵阳一位画家的两幅油画作品通过一个艺术类的互联网平台出售。今年以来,已经有10余位绵阳书画家的作品,通过这个平台被藏家购买收藏。

相对于传统的书画艺术品出售渠道,互联网平台公开、透明的交易模式,正在刺激着绵阳书画艺术家的市场理念,推动绵阳书画艺术作品走向更大的市场。

记者张登军

1.市场的刺激

绵阳书画艺术品市场的萌芽,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而彼时在国内的沿海地区,这个市场则是一片鼎盛。

很多业内的老绵阳人应该有印象,1984年的一天,绵阳成绵路上的文风阁内,突然挂出外地画家的作品出售。绵阳画家吴映强回忆,文风阁内一幅原省美协副主席吕琳的画作《熊猫》标价100元,而当时吴映强的工资每月不到50元,这样的标价“无异于天价”。

后来,还是在文风阁,又挂出了著名国画大师陈子庄的两件花鸟作品,每件标价500元。

有价无市,是当时绵阳书画艺术品收藏市场最真实的状态。但是,这个状态,却对绵阳书画艺术品市场带来极大的刺激。

1986年初春,绵阳市科普创作中心组织的一个旅游团队,先后走进深圳、珠海、广州等地。这个团队中,有好几位都是绵阳的书画艺术家,包括张代贤、童韻樵、尹昌言,还有刚在书法界崭露头角的童韻樵弟子杨光文。

那次旅行,绵阳的艺术家们带着自己的作品走向沿海。每位艺术家都有所收获。杨光文回忆,当时的艺术作品是“以件计价,不像现在是以面积计价”。而对那时的书画艺术品交易,还不叫“市场经济”,而是被称之为“有偿服务”,其理由是“创作需要消耗笔墨、购买书籍”,是一种以文补文的思路。

正是那一次沿海之行,让绵阳艺术家的思路打开。到上世纪90年代,先后有好几位绵阳画家到沿海城市及国内省会城市当起了职业画家。

绵阳书画艺术家的市场之路,由此而起步。

2.意识的困惑

几十年过去了,书画艺术收藏在绵阳逐年升温,但究其本质而言,绵阳的书画艺术品收藏与市场形势依然不景气。

不景气的根本原因,是绵阳的书画艺术市场原本就不成熟,这与绵阳自身环境有密切关系。书法家杨光文早在几年前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谈到,绵阳最初是农业县,随着三线建设和绵阳建市,将绵阳变为工业化城市,但商业程度不够,导致人们的认识不足。

也正因为如此,在绵阳的书画收藏者中,“索要的人多,甚至还有人会说:手空了的时候,帮到写几幅字”。在那些人的意识里,“书画作品装裱需要付费,但向画家、书法家索要作品,却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并没有养成把书画的艺术价值与经济交换联系起来的意识。

不过,市场最终还是慢慢培养起来了。进入21世纪,除了前期外出闯荡的职业画家外,在绵阳本地坚守的书画家的作品,通过画廊、文化公司等平台,逐渐引起外界的关注。

但是,市场总是那么让人捉摸不透。

“身份就是作品价格”曾经一度占据艺术品收藏市场的主流意识,一位艺术家身份、地位与名气,决定了作品市场价格的高低。有一位画家在国内大城市开了一家工美店,偶然被一位官员看到后即兴题字,那位画家的身价由此倍增。

当然,近年来“某某大师的弟子”的说法也很盛行。绵阳一位画家就此称,如果是真正有实力,完全没必要如此,这只能骗那些“靠耳朵买东西的人”。因为“名人字画有人假冒,也不排除有假冒名人的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收藏者,受损的是市场。

3.网络的力量

市场冷热交替之间,绵阳本地以书画艺术品为主的画廊、艺术馆等机构明显增多,但能坚持至今的不多,有的甚至只是昙花一现。

作为一名艺术家,究竟是应该潜心创作,还是应该走向市场?这是一个相悖的命题。但艺术家们“出作品集要花钱,办展览需要花钱,笔墨纸张也需要花钱”,对没有固定工资收入的艺术家而言,作品走向市场是生存的必然条件。在艺术市场“唯身份与名人效应”的环境下,如何让更多“名气不大但质量较高”的书画家作品被更多的人认可?

最近两年,艺术品收藏市场普遍低迷。一位书画收藏者坦言,当前的书画艺术收藏市场,名家作品价格虚高,不注意就遇到假作,导致不少藏家不敢下手。而在一些中心城市的画廊,则是“看的人多,但因为标价太高而无人问津”。

相比之下,很多二、三线城市的书画艺术家,或许在本地是家喻户晓,但走出去后能有几人认识?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让作品说话”,而互联网平台则是一个最有效的载体。

2017年4月,经过朋友推荐,中国淘艺商城与绵阳市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鲜小云取得联系,经过多方接洽达成合作共识。2017年5月,中国淘艺商城四川书画院在成都挂牌成立,鲜小云出任院长。

根据合作约定,由淘艺商城四川书画院负责四川地区书画艺术家的签约,艺术家们提供作品原件并签署委托销售协议,通过淘艺商城网络平台进行推广。

互联网平台,打开了书画艺术品收藏的全新市场模式。在鲜小云看来,互联网平台“作品公开,价格公开,艺术作品直接面对收藏者”。

4.艺术的市场

用一位业内人士的话来说,绵阳书画艺术的市场形势,过去属于“守株待兔”的状态,但与互联网融合后,则是一个“主动出击”的势头,辐射面是过去无可比拟的。

鲜小云介绍,目前淘艺商城四川书画院先后在成都、绵阳、乐山、自贡、广元等地设立工作站,签约省内书法家、画家近300人,在绵阳辖区,有80余位书法家、画家签约。经过一年多的运行,仅是绵阳辖区就有10余位画家的作品通过互联网平台出售。尽管数量不多,但鲜小云认为,地方城市艺术家虽然名气不大,但作品有人关注、有人买,这就是市场的空间,这也是绵阳书画艺术作品走向市场的一个全新开端。

淘艺商城四川书画院成立后,鲜小云受聘担任院长但没有任何报酬,不过他乐意以志愿者的身份出场,希望以此推动绵阳艺术家与外地艺术家的交流,把更多绵阳艺术家的作品推广出去。

通过网络让本地书画艺术家作品走出去,让不少人看到了艺术作品的市场。目前,鲜小云在淘艺商城四川书画院已开通直播平台,定期开展书画创作、销售网络直播。同时,他还计划通过平台,组织绵阳乃至四川的艺术家们走出四川,推出“异地网络拍卖”的模式,对绵阳画家的作品在外地拍卖,或者让外地书画家的作品在绵阳或其他地方拍卖,最大限度增加外地书画爱好者对本地书画家的认知度,开拓更大的艺术市场。

新闻推荐

江油青林口高抬戏

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江油青林口古镇的高抬戏源于清初,曾流行于我国岭南闽粤一带,古称“抬阁”。最初是由先民们抬着神像...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难忘那座城那些人2018-09-23 08:05
猜你喜欢:
评论:( 绵阳书画家的艺术“网市”)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