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李白文化源远流长记者陈冬冬摄
传统民俗文化变身旅游工艺品、农副土特产品变身旅游商品、乡村山居变身特色民宿……当下,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正成为老百姓致富增收的新模式、好门路,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转型发展的重要动能、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指标。
■记者裴玉松黄小芹
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发展文化旅游经济。启动文化旅游资源普查,规划建设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园区。加强巴蜀文化资源转化,推进旅游演艺和非遗等文创产品开发。培育文化旅游龙头企业,支持中小企业特色化发展。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连日来,绵阳代表团围绕如何挖掘绵阳本土文旅资源、破解文旅融合体制机制障碍、文旅产业培育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应充分发挥绵阳文旅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做大做强做优文化旅游产业,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绵阳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李白文化、嫘祖文化、文昌文化、三国蜀汉文化等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禹羌文化、白马藏族文化、雎水踩桥、涪江号子等民族民俗文化绚烂多姿,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15个国家4A级以上景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如何发挥绵阳本土文旅资源优势,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将李白文化、文昌文化、嫘祖文化等传统文化纳入全省旅游发展战略规划,促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蒋蓓代表建议,成立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专门研究机构,构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赵红川代表建议,首先,要对文旅融合资源进行普查,摸清家底;其次,要将各类扶持政策细化落实。同时,他还建议,充分利用天府旅游名县创建契机,培育壮大一批文化旅游品牌,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关键在于建立健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赵红川建议,以机构改革为契机,解决文化与旅游“两张皮”的现象,在观念、机构、工作、项目和效果等方面迅速实现突破。
(紧转03版)
新闻推荐
“现在开庭!”昨(16日)上午10点,随着审判长程湖辉敲响法槌,一起发生在涪江河道内的非法采砂案正式开庭审理。庭审中,被告人王某...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