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安达福)为切实消除机动车安全隐患,加快道路交通违法处理进度,严厉打击买分卖分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净化道路交通环境,昨(19)日,记者从市公安交警支队获悉,交警部门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零”行动。
据了解,目前“清零”行动中,除了电话等通讯方式告知以外,交警部门的缉查布控系统,针对有违法未处理的驾驶员进行拦截调查。同时,根据相关规定,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接受处理的,将吊销机动车驾驶证;而对于无证驾驶这样的行为,逾期不来接受处理,并且经公告三个月仍不来接受处理的,将对扣留车辆依法处理(报废等方式)。
据交警部门统计,2018年,全市交通违法处罚150多万人次,其中查处酒驾7000余起。按照分类,酒驾等较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属于一般程序处理案件,这些案件中,未在法定时限内结案的占到了40%以上。“酒驾或无证驾驶等交通违法行为较为严重,一般而言,
交警查处后,会暂扣驾驶员的驾驶证或涉案车辆,并出具强制措施凭证,通知驾驶员于15日内到交警部门接受处理。”市交警支队秩序科副科长王莉说,但是部分驾驶员出现交通违法时,采用“拖字诀”,这种行为存在极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据王莉介绍,交警部门在清查中发现,一些驾驶员在违法后,驾驶证被暂扣,仍然驾驶机动车上路,出现交通事故后,因为没有驾驶证,保险公司不予赔付,往往造成更大的人身和财产损失。因此,为了遏制交通违法不处理现象,近日,交警部门发布了通告,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零”行动,重点针对有酒驾、无证驾驶等较严重违法行为未处理的驾驶员,督促他们尽快前往交警部门接受处理。
新闻推荐
本报讯(吴月记者赵烨)不动产登记耗时长办理难问题,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昨(18)日,记者从市不动产登记中心获悉,为进一步深化放...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