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26)日,市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中央、省市媒体通报绵阳市去冬今春大气污染防治开展情况。今年截至2月25日,城区环境空气有效监测56天,达标41天,同比增加13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3.2%,较去年同期上升14.9个百分点。今年绵阳市将狠抓“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工程,并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控,确保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
■记者胥江实习生李翰林
空气质量指标达标同比提升
今年以来,绵阳市大气环境质量同比改善明显,总体表现为“五降一持平”。截至2月25日,绵阳市城区环境空气有效监测56天,达标41天,同比增加13天,达标天数比例为73.2%,较去年同期上升了14.9个百分点。
城区所监测的大气六项指标: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64.0微克,同比下降11.1%;PM10浓度为每立方米90.9微克,同比下降10.9%;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5.6微克,同比下降15.9%;二氧化氮浓度为每立方米34.7微克,同比下降0.6%;臭氧浓度为每立方米78.0微克,同比下降11.4%;一氧化碳浓度为每立方米1.2毫克,同比持平。
“蓝天保卫战”成果显著
绵阳市继续实施冬春季“蓝天保卫战”,推进城市扬尘污染防控、散乱污企业整治、工业大气污染治理、城市精细化管控、机动车污染防治、重污染天气应对,严格考核强化问责,初步达到了预期效果。
强化对重点区域的巡查督察。市“三大战役”办从各地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大气污染防治巡查专班,分组对城区重点区域开展“全天候、不间断”的专项巡查。对于巡查发现的问题,通过“点对点”的形式,函告各地各部门限期调查处理。
为防止春节期间烟花爆竹污染,绵阳市做好提前安排、宣传引导、专项巡查、严格执法,今年春节7天优良天数率为71.4%,同比上升14.3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状况同比有了较为明显的改善。
严控扬尘加强精细管理
记者了解到,今年绵阳市将狠抓“减排、压煤、抑尘、治车、控秸”五大工程,并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控。绵阳市将以城市扬尘和秸秆管控为基础,加强精细化管理,再严控工地扬尘、再严查道路扬尘、再加强堆场整治,疏堵结合,落实好市、县、乡、村四级责任体系,问责问效,严控露天焚烧秸秆。
绵阳市将以形成污染减排能力为重点,加快治理工程建设,推进剩余3家水泥生产企业超低排放改造项目治理,开展砖瓦行业污染深度治理工作,继续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再开展一批重点企业限期达标整治;以“车油路”综合治理为路径,加强机动车污染整治,严格落实《绵阳市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止使用区的相关规定,利用机动车遥感监测和移动监测设备,开展机动车污染防治综合监管,严查重型柴油客货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违法排污。
精准把脉确保环境质量提升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污染源,绵阳市将继续开展全市大气污染源解析工作,充分发挥110个市级空气质量微型站、134个县级微型站、空气组分站、激光雷达走航扫描监测车等科技支撑项目的作用,科学精准治霾。建立与中国环境科学院的战略合作,由国内高水平专家团队提供技术支撑,对全市大气污染防治把脉问诊、精准发力。
同时,以环境质量目标考核为标准,强化问责问效。落实《绵阳市大气环境质量激励约束考核办法》,对完成空气质量年度目标任务的县市区、园区按比例分配市财政预算资金,未完成目标任务的等额扣罚地方财力。严格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和目标绩效的考核,对标考核细则进行扣减分数,并对未能完成约束性指标的县市区进行约谈。
新闻推荐
本报讯(叶佩林赵银熙)绵阳市游仙区法院着力深化智慧执行,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失信被执行人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机制建设的...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