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清理精简行政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提升行政效能,优化政务服务,大力推进“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最多跑一次”改革,公布“最多跑一次”事项和办理指南,让企业办事更方便。
◆打破“卷帘门”“玻璃门”“旋转门”,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经营运行、招投标、军民融合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打造公平竞争环境,给民营企业发展创造充足空间。
◆建立政商交往“负面清单”,明确政商交往中公职人员和企业家行为底线,推动构建“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新型政商关系。
◆畅通民营企业诉求表达渠道,对民营企业反映的诉求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本报讯(记者袁媛谢艳)昨(7)日,由市政府新闻办和市经信局共同主办的“奋进新时代·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六场在绵阳广播电视台举行,相关部门围绕“切实优化营商环境”这一主题,详细对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情况和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介绍,并对参会媒体、民营企业代表现场提问作出解答。
1月2日,市委办、市政府办印发《绵阳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推出“优化营商环境35条”措施;2月26日,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召开,印发《绵阳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任务清单》,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进行了具体任务分工。
利企惠民的政策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重商重才重信的人文环境、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仔细梳理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中全力打造的“六大环境”,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局长陈松柏表示,政务环境是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今年我们要在政务环境的重点领域重要环节,下大力气做苦功夫,力争实现率先突破。”
陈松柏介绍了政务环境建设中的主要思路。他表示,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将在政务服务标准化建设上实现突破,按照国家要求,大力推行政务服务事项集中办理,实现“多门”变“一门”,市县乡三级完成组建综合受理窗口,推行无差别受理,逐步实现“一窗通办”;按照“对标一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完成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中心场地提升改造或新建,提升各级政务服务中心群众满意度;按照“一网通办”的要求,构建全市政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办理平台,打通部门信息壁垒,真正实现市级业务系统与省一体化平台对接,为实现“最多跑一次”“零跑腿”打下坚实基础。
陈松柏还透露,在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体系上,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将协助市住建委在牵头完成工程建设全流程审批体系再造的过程中,积极组织协调各工程建设关联部门和单位,在“一张蓝图”“区域评估”“联合评审”“航空限高”“多图联审”“测验合一”“联合验收”等关键环节实现突破;在优化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办理上,建立全市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业务协同平台,督促相关部门加快完成数据收集、整理、录入上线工作,优化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工作实施方案,实行房产交易和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并行办理”,实现“全城通办”和“全市通办”;搭建企业诉求受理平台,积极受理企业各类诉求,主动协调,跟踪督办相关部门研究处理企业相关诉求并及时反馈信息。
此外,为支持各类企业健康发展,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积极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在本轮机构改革中,在局机关特地设立“企业服务科”,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服务中心”,受理企业各类诉求,目前正在积极筹建、制定规章制度。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陈松柏表示,市政务服务监督管理局将积极履行政务服务监督管理新职责,勇于担当、主动服务,争当五星级“勤务员”和金牌“店小二”,争当优化营商环境的“干将”和“先锋”,配合各级各部门解难题破瓶颈,推动绵阳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驶入“快车道”、跑出“加速度”。
本场发布会还邀请了市纪委监委机关、市司法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政府办、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市住建委、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等10家牵头部门的负责同志对《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有关政策措施分工方案>》中的第104-128项具体工作逐条进行了表态发言。
发布会吸引了来自中央媒体、省市主要媒体及重点新闻网站等数十家媒体记者到会采访报道。《成都商报》、《绵阳日报》、绵阳电视台等媒体记者和四川旭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相关负责人就各界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了提问。
新闻推荐
元方在调研九洲集团时强调 坚持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推动企业规模和效益迈上新台阶
本报讯(记者刘鑫)昨(6)日,市委副书记、市长元方前往九洲集团调研,强调九洲要坚持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努力推动...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