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13)日,由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牢记嘱托、践行使命、奋力推进中国科技城加快发展”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举行,发布的主题为“创新生态营造工程”。
发布会邀请了市科技局作为主发布单位,市级有关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对绵阳市奋力推进中国科技城加快发展的具体政策和举措进行详细介绍并回答记者提问。
设立两支贷款风险补偿基金
2013年绵阳市在省内率先建立了规模7000万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2015年市财政与工行绵阳分行共同设立规模为1亿元的绵阳市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其中市财政出资5000万元)。
市财政局副局长徐强介绍,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对种子期、初创期、成长期和成熟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不需要担保公司担保的贷款逾期未归还造成坏账损失的,分别按坏账金额的70%、60%、50%和40%给予风险补偿。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则是当贷款出现风险,即借款人发生贷款逾期时间达到三个月时启动风险补偿,市财政局和工行绵阳分行的未偿还本息风险分摊比例为5:5,即政府风险补偿基金代偿比例50%,工行绵阳分行按相关规定专项核销剩余部分。
记者从发布会现场了解到,截至2018年末,两支贷款风险补偿基金已促成合作银行累计向745户中小企业发放贷款72.79亿元,贷款余额20.69亿元,放大17倍(按财政实际投入1.2亿计)。
优化知识产权公共服务
市市场监管局机关党委书记向莉告诉记者,该局按照《绵阳市专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用好市人民政府设立年度1000万的专利专项资金,重点对授权发明专利、涉外专利给予3000-30000元/件的资助;对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示范、优势培育的企业给予10万元、5万元、3万元不同等次的资助;对通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29490-2013)认证的企业,给予5万元资助;对开展重大经济科技活动的知识产权评议、知识产权联盟、专利导航、专利数据和信息开发利用、专利权评估以及专利研究项目等知识产权运用与保护项目,给予项目单位1-10万元的资助;积极应对涉外专利纠纷的企事业单位,胜诉后一次性给予10万元内的资助;对有专利权质押融资贷款的企业每年给予不超过10万元的补贴;对优秀专利进行奖励;大力引导提高发明创造质量,助力创新主体高质量创新、高质量发展。
“到2020年,引进省内外28家以上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入驻。”向莉表示,四川省军民融合知识产权服务平台落户绵阳,将探索建立军民融合知识产权获权、维权机制和国防专利转化机制。“我们还将加强本土知识产权人才培育,共同建设一支提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国际规则服务、运营服务的复合型高端人才队伍。”
继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刘青川在发布会上透露,计划到2020年,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4亿元,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11件。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总量达到70万。
“推动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市场化运营,建好青岛、石家庄分中心,力争在全国新建6家分中心和工作站,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14亿元。提升四川军民融合大型仪器共享平台专业化服务能力,企业仪器金融服务实现10亿元。”刘青川表示,绵阳市还将以“融创绵阳”区域品牌打造为统揽,真正把绵阳军民融合优势、科技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记者获悉,绵阳市将以高新区建设科技资源支撑型“双创升级”示范园区为重点,完善孵化服务资源整合,形成“创业苗圃(众创空间)+专业孵化器+特色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全链条孵化体系。推进长虹双创示范基地建设,推动形成“龙头企业+孵化”的共生共赢生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完善工作推进机制,为加快国家科技城建设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刘青川说。(记者李浩瑄)
新闻推荐
□实习记者周敏做翻译、课后辅导老师……他们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公益增添一份力量。科博会、电商峰会、社区、敬老院,处...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