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若雪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那跨越沟堑、纵横南北、四通八方、通乡入村的公路与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绵阳市交通运输局建设管理科副科长陈鹏程的工作关联度极大。
在绵阳市,一条条特色鲜明的农村公路,将农户住家、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相互串联起来,形成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网,成为了便民路、产业路和致富路。项目一个接着一个,一晃9年过去了,陈鹏程却不折不扣成为了绵阳“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参与者,绵阳农村发展建设的见证者。
从初出茅庐的业务“小白”到市直机关优秀共产党员,再到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参加工作9年,陈鹏程始终保持着胜任力爆表的姿态,他一路行来的秘诀是什么呢?
“身为一线工作者,我只记得一件事:把手里的工作干好。”这是陈鹏程给出的最好答案,他用务实的作风,在单位里传递着“敬业奉献”的正能量。
绘制好四好农村路“路线图”,让广大村民告别“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出门畅行无阻是陈鹏程每天都在做的工作。从筹备召开现场会、起草实施方案、协调出台示范奖励政策、开展示范乡镇评比等,每件事无论大小,他总能做到事无巨细。“要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契机,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补短板、促提升,确保农村公路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多贡献。”陈鹏程表示。
除了组织做好“四好农村路”项目建设,陈鹏程还利用微信等新媒体平台加强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支持农村公路发展的良好氛围。在绵阳首批“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评比专题宣传中,覆盖人口超过13万人,不仅让群众纷纷点赞,也得到了省行业管理机构的肯定。“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能有幸见证并参与到一条条‘四好农村路’的建设中,是我最大的骄傲。”作为一名交通人,陈鹏程用自己的智慧与努力让所有开工项目均能保质保量的完成。
他以山川为伴、与公路为伍,把青春奉献给了所热爱的公路事业。不管节假日还是工作日,在办公室,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无论寒暑,在施工现场,也能看到他略显瘦弱的背影;相关的各种会议,无论大小,总能看到他专注的神情。“爱岗敬业,是爱岗和敬业的合称,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陈鹏程认为,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他,爱岗是敬业的基础,而敬业是爱岗的升华。
新闻推荐
本报讯(方浦源记者文宇)日前,游仙区街子镇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在全市率先创新推出“一户一册”治理法,用30项村大环...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