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灵越)5月1日起,绵阳正式进入汛期。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绵阳市已全面布防,通过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健全协作配合机制,严阵以待迎战汛期,确保安全度汛。
据介绍,受厄尔尼诺事件和青藏高原积雪偏多等因素的影响,预计绵阳市今年汛期天气气候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偏多。在降雨方面,全市汛期降水总量总体正常,5月至7月中旬以及7月末至8月初雨水偏多,全市年内有3至5次区域性暴雨天气过程;在水情方面,绵阳辖区涪江干流及支流洪水趋势以中水为主,年最大洪水发生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的概率较大。
针对今年汛期依然严峻复杂的工作形势,入汛之前,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判今年防汛形势,提前安排防汛减灾工作。根据部署,各地将严格落实防汛安全责任制,强化监测预警预报,扎实做好水毁工程修复、山洪灾害防治、城市排涝、河道清淤疏浚、应急物资储备和抢险队伍建设,全力提高应急保障和处置能力,确保安全度汛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各级各部门按“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全面做好防汛抗旱减灾工作。市水利、应急、自然资源、交通、气象等部门从责任落实、会商调度、隐患整改、应急演练、责任人公示、日常工作和技术保障等方面着力,坚决把防汛抗旱减灾各项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相关部门结合部门工作职责,全面开展防洪安全隐患排查,特别加强对江河、水库水电站、医院、学校、景区、在建重点工程、桥梁、涵洞、堤防等重点部位的隐患排查,有针对性地落实监测预警、群测群防、转移避让等防范措施,确保安全度汛。
绵阳市还切实做好监测预警工作,进一步加强完善防汛会商调度制度,确保有降雨过程即组织分析会商、重要天气过程加密会商,做好雨情、水情、汛情、灾情信息汇总和研判分析,提高信息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尤其要加强局地强对流天气导致的短历时突发性暴雨洪水预测预报,提前发布预警信息,为群众转移避险、防灾减灾和抢险救援赢得时间和主动。
各地各部门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和抢险物资储备,及时开展汛前抢险队伍演练工作,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拉得出、顶得住、战得胜。
新闻推荐
机关民警结队“接地气” 绵阳市开展“百名机关民警下基层上一线”活动
本报讯(李代君记者安达福)为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大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绵阳”“法治绵阳”建设,近日,记者从市公安局...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