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勇观摩自家新房
向山村棚户区三期安置小区◎全媒体记者徐金华
日前,经过现场抓阄,北固乡向山村和水库村的362户居民分得了向山村棚户区三期安置小区的安置房。这些天,该安置小区格外热闹,业主们来到小区或办理接房手续,或忙着装修新房,或忙着带着亲戚朋友参观……从原来单一的农家院落,即将搬进有着篮球场、幼儿园、绿化休闲区等配套设施的集中住宅,居民们脸上乐开了花。
“儿子的婚房有着落了”
12日上午,50岁的唐小勇喜滋滋地来到向山村棚户区三期安置小区,从工作人员手里接过新房的钥匙后,兴冲冲地向新房走去。
唐小勇是向山村6社的居民,这次他分得了3套房子。对于这3套房子,他心里早已有了打算,其中最大的一套他将给儿子作婚房。“我和爱人住一套小的就行,儿子马上要结婚,婚后还要带小孩,就让他们住大的那套。”
唐小勇告诉记者,自从他们家的房子拆迁之后,这些年里,他一直在川中大市场附近租房居住。两个月前,租的房子到期后,因为再有两个月就要拿到新房,他就没再续租,而是借住在亲戚家。
“以前分过一次房,但我觉得当年分那个房子不理想,所以我一直在等这个房子。”今年,唐小勇的儿子已经28岁了,到了该结婚的年纪。虽然儿子在绵阳工作,但仍要在遂宁办婚礼,就需要一套婚房。这次安置房分配,顺利解决了这一难题。
唐小勇打算过几天就从亲戚家搬到自己的小户型新房里去住,同时立马着手装修儿子的婚房。因为在他看来,虽说新分的安置房没有装修,但地已找平,墙壁也刷得白白的,水和电都通了,再把气开通就勉强可以住人。并且,住在这边,装修儿子的新房也方便得多。
“这里的墙要打掉,把这里的门换成推拉门,从这里开一道门和厕所相连。”这些天,唐小勇在新房里这里看看,那里瞅瞅,一遍一遍修完善自己的装修计划。
“三代人不再挤一套房”
12日上午,63岁的唐克国站在安置小区门口,笑容满面地和过往的邻居打着招呼。“老唐,恭喜你哟,抽到那么好的一个户型。”听着邻居的道喜声,唐克国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唐克国告诉记者,四年前,他们一家在向山村二期安置房分房时就分得一套房,老两口和女儿、女婿、外孙,三代同堂住在一起。这一次分房,他抽得一套105平米的三室两厅,心里乐开了花。
对于新房,唐克国早已作好了打算:给女儿住。于是接到房子后,他们便开始忙着装修。这些天,父女俩可忙了,忙着看建材,定装修方案。同时,唐克国还喜欢到已开始装修的邻居家看看,观摩观摩别人的布局。“看看别人的装修,取点经,对自己的装修提供些参考,多看看总没错。”特别是和自己房子相同户型的邻居家,更是他的重点考察对象。
“今天,女儿到燃气公司去递交管道安装申请去了。装修这套房子,主要是以他们的意见为主,毕竟将来是他们住。我就到处多看看,多给他们提些意见供参考。”唐克国说,新房是三居室,孙子就可以有自己独立房间,更有利于他的成长,说起这些,老人脸上就止不住笑意。
“在小区抓到建材商机”
在许多居民忙着拿钥匙、装房子的时候,向山村2社的罗荣、刘刚、唐果三人却在安置小区盘算起了自己的生意经:都是原来一个村子的熟人,可以利用“熟人效应”做点生意,眼下,乡亲们都忙着装修,何不在小区里卖装修建材,既可以给父老乡亲带来方便,自己也可以赚些生活费,何乐不为?
三个年轻人说干就干,因为自家抽得的房屋不在一楼,于是他们便合租了6栋的一楼作为铺面,罗荣销售地砖,刘刚销售防盗门,唐果销售衣柜。因为进驻小区才几天,铺面的展品都还未完全布置好,甚至招牌都还未挂上,可他们已接了好几单生意了。
“都是熟人,大家都信得过,再加上我们的价格也便宜,都是乡里乡亲的,有的还是看着我们长大的,怎么好意思把价格定高了,所以基本是一个走量的销售模式。”罗荣说得头头是道。他认为,虽然价格不高,但安置房里的都是熟人,大家口口相传,“熟人效应”将有利于他们生意的推广。这些天,他的地砖已定了4家,就等着水电完工后入户量尺寸。
刘刚的门生意也开展得不错,短短几天,他已订出去7套门。说起自己销售的门,刘刚可以给顾客讲一整天,从门的材质、厚度到锁的材质、操控等,一个细节都不会放过。他告诉记者,因为都是知根知底的熟人,做生意更得仔细,不能坏了自己在乡亲们中的口碑。“熟人生意,更要多留心,这不仅仅是一单生意的事,今后大家还要相处。
而大家听说唐果在卖衣柜后,纷纷找他咨询,已经有了好几个意向性定单。这些天,唐果正忙着将展示柜弄好,好让乡亲们看效果再下单。
新闻推荐
马华主持召开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 听取审议多项工作情况报告
本报讯(记者范萌)昨(21)日召开的市七届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和市中级人民法院的有关工作情...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