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开科仪式
充满童趣的病区走廊
6月28日,绵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开科。
这是四川省21个市州首家针对16岁以下儿童的专业骨科科室,意味着绵阳的小朋友发生骨病骨伤,可以到专属的小儿骨科科室就医了。
■邓丽杨佳文/图
6月28日上午9时,位于绵阳市骨科医院8楼的小儿骨科大厅一片喜气洋洋。涪城区卫健局、涪城区妇联、绵阳市骨科医院相关领导和小儿骨科全体同事齐聚一堂,迎接这重要的一刻。
据了解,目前涪城区14岁以下儿童达11万人,绵阳市14岁以下儿童已达60万人。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儿童人数还会持续增长。
绵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单独成科可以说是应时而生,不仅缓解了医院应对儿童就医潮的压力,也为广大患儿和家长提供了一个更专业、更规范的就医平台。
绵阳市骨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兮表示,截至目前,绵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是四川省21个市州唯一一家单独成科的专业科室。医院将充分发挥专科特色优势,积极开展科研,引进高新技术,努力为广大的小儿患者提供更规范、更系统、更具权威性的健康保障。
孩子不是成人“缩小版”专业小儿骨科医疗资源是“刚需”
儿科医生向来短缺,从事小儿骨科的医生更少。长期以来,都是成人骨科医生附带看儿童骨科疾病,而成人骨科医生往往缺少小儿骨科知识的系统培训,由此带来了诸多问题。
小孩子爱动爱跳,难免磕着碰着甚至伤筋动骨,由于他们有很强的愈合能力,这使得不少人产生一种误解——小孩子就是成人的“缩小版”,骨伤骨病治疗跟成人一样,或者还要比成人简单些。而事实是,小孩子身娇体嫩,而且正在长身体,如果照搬成人骨伤骨病治疗,可能导致肢体畸形和功能障碍,甚至骨骼发育停止。
绵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唐勇介绍,儿童处于不断发育生长的过程,有其特有的生理解剖特点,儿童创伤、骨病、先天畸形的治疗与成人大不相同。
一是孩子骨骼处于发育期,如果采取成人骨伤骨病治疗的那套手段,可能出现肢体畸形、功能障碍,甚至导致骨骼发育停止。
二是小朋友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配合能力有限,医患沟通工作更讲究技巧,沟通成本更高。
三是小朋友更容易“好了伤疤忘了疼”,后期康复功能训练指导难度大,患者家属在其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小儿骨科在国外受到高度重视,我国小儿骨科发展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局面;随着二胎政策放开,治疗日益要求规范化、精细化;国家层面也不断加强对妇女儿童的保护及关注……更加专业的小儿骨科是大势所趋,也必将为更多孩子带来健康福音。
敢为人先有底气这里有川西北第一支小儿骨科专业团队
走进绵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病区,宛如置身一个童话世界。走廊两边绿色的壁画清新自然,栩栩如生的卡通形象童趣盎然。
据了解,绵阳小儿骨科科室现有面积1000平方米,床位30张。科室病区设计以儿童喜欢的森林、童话主题为主,让患儿在童话般的世界里忘却疾病的痛苦,治疗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医疗感受。
唐勇是川西北地区首位专业从事小儿骨科的医生,从事小儿骨科专业工作近十年,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儿童矫形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小儿骨科委员。在绵阳市骨科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唐勇率先组建出了川西北第一支小儿骨科专业团队。这支医疗队伍现有专科医生4名,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硕士研究生1人;专业护理团队14人。
绵阳市骨科医院小儿骨科独立成科后,主要承担16岁以下儿童骨折、骨骺损伤、骨病、先天畸形等疾病的诊治工作。科室根据儿童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采用不同于成人的治疗方法,结合传统与现代诊疗技术,兼顾中医与西医治疗特色,对儿童骨科疾病进行规范性的治疗。
“作为新开科室,我们将以年轻的姿态,崭新的形象,发挥每位成员的特长,誓以最大热忱投入到科室建设中,努力将科室发展为行业内广泛认可、患者群体有良好口碑、业务上有特色技术的专科科室。”唐勇说。
新闻推荐
翁虹路今一环路东段一截就是曾经的涪翁路翁虹路(原涪翁路)与一环路东段相交今李杜祠内杜工部观打鱼处碑李杜祠内的涪翁画像...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