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邓雪琳文/图)近段时间以来,绵阳市各地纷纷掀起“光盘行动”热潮。8月24日,记者先后走访全市多家医院食堂,发现各医院食堂坚决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追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掀起了文明餐桌的新“食”尚。
24日11点30分,记者来到绵阳市中心医院食堂,现场看到排队等候就餐的职工逐渐多了起来,“一粒米,千滴汗,粒粒粮食汗珠换”……各类标语都挂在窗口显眼处,近80种不同类型的菜品琳琅满目,让人食欲大增。
“我们每天基本要供应近1000人就餐,为了避免产生浪费,我们将就餐方式分为基础套餐和自助选餐两种模式,尽量鼓励大家吃多少、拿多少,少量多次,倡导大家要节约和爱惜粮食。”市中心医院食堂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在走访中,记者留意到,现场就餐的职工中大多数都是盛了适量的饭菜。即便有选择的菜品种类多、量很大的情况出现,都是几个人围桌而坐,采用分餐制,用“公筷公勺”一起就餐,避免浪费。“‘光盘行动’是每个人都应该自觉遵守的,重要的是让它不只是一句口号,更应成为一种习惯。”
正在就餐的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康复治疗师江汶卓告诉记者,适度点餐既不浪费,又节约开支,所以即便是外出吃饭,他和朋友们也都会积极践行“光盘行动”,吃不完也一定会打包带走。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绵阳市中医医院食堂,看到正处于就餐高峰期的窗口处已排起了长龙,大家都在有序地等候点餐。“我们每天供应就餐人数可以达到1500余人,光是大米每天都会消耗300余斤。”市中医医院食堂负责人、厨师长谢怀伟表示,目前食堂每天菜类、肉类的采购量都是适中的,不会产生过度浪费,究其原因是推行“小碗菜”。
“我们套餐价格都不高,虽然分量不会太多,但是尽量保证种类丰富。这样既保证足够的营养,又能推行节约。特别是在厨房出菜时,我们会采用少炒、勤炒的方式,杜绝浪费。”为此,谢怀伟解释说,每天就餐高峰期的时候,他们会派专人负责对各类菜品进行巡视,一旦发现部分菜品不够时,会立即安排厨房进行补充。
如此一来,“按需出菜”也成为从源头上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的重要环节。
新闻推荐
挑战自我 精彩绽放 绵阳美女赵芬勇夺168公里国际超级越野赛第三名
赵芬比赛现场获奖后喜上眉梢近日,绵阳女子赵芬,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举行的2020年崇礼168公里国际超级越野赛上,在国内外7000多...
绵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绵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