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绵阳 > 正文

患者心中的“家人”

来源:消费质量报 2020-12-22 06:33   https://www.yybnet.net/

——记绵阳富临医院副院长杨强

面带微笑,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待人亲切,始终给人一股温暖的力量……这是大家对绵阳富临医院副院长杨强共同的印象。

1989年杨强圆了自己的医生梦,成为了一名普通内科医生。从医生到担任绵阳富临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31年来,杨院长一直以精湛的医术,敬业的精神,投入到医务工作中。他用实际行动履行了一名医生守护患者健康的承诺,展现了一位党员的政治担当,成为绵阳呼吸疾病方面的专家,以及专业领域里的“领头羊”。学科领导,勇攀技术高峰

从1997年从事呼吸内科的临床工作,到进入绵阳富临医院组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院长一直扎根呼吸疾病的临床诊治,从当年的帅气小伙,到步入中年,一干就是23年。

“刚到富临医院时,科室的学科资源还比较薄弱,人才建设不完善,科室里的医务人员也都很年轻,还需要不断的磨练,很多技术开展相比市里的公立医院还比较滞后,这些都是科室面临的问题。”对于科室发展的全面认识,为杨院长日后带领科室在“医、教、研”等方面全面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在医院领导的支持与帮助下,杨院长一边以科室团队为基础,带头搞建设,积极申报各类国家级、省级项目;另一边,杨院长开始通过临床实践,狠抓自身技术提升,并带动科室同事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技术,掌握前沿医学资讯,不断提升医疗技术。

在杨院长的带领下,富临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学科建设和技术开展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如今,绵阳富临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年出院可达2000余人次,以人均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治疗效果好深受患者好评。2020年11月,他带领的科室团队在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考核中以良好的表现,取得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国家学科建设评审认证,是绵阳市二级医院中首个成功取得国家认证的PCCM。

既是好医生,又是好老师

每天早上,杨院长都会提前来到了医院,和医院的保安、工作人员相互问好打招呼,没有在工作上的严厉,更像是朋友一般,用他的话形容就是“在工作上是学生们严厉的‘老师’,私下是同事们慈祥的‘大哥’”。

不论是做事、走路、换衣服等等,杨院长的速度都比普通人快一点,他经常笑着说:“对于医生而言,时间就是生命,患者在等着,生命在等着我,所以养成了习惯做事比较快。”

每天的晨交班、查房,杨院长都会参与。他会仔细的询问病人的状况,向主治医生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参与治疗方案的讨论,并在查房过程中对主管医生、护士进行了病患基本情况询问。针对疑难病例,他会组织科室医生开讨论会,就疑难问题提出方案,进行解决指导。同时对各科室工作中存在的难点,耐心与科室医护人员进行沟通,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研究解决方案。

凭借过硬的专业知识和疾病管理能力,在数年间,杨院长收获了大批患者的认可,每当他出诊的时间,门诊大厅里都排着长长的队,很多患者更是一大早就来等着。他的患者,不仅来自绵阳周边,也有很多外省患者慕名而来。虽然就诊的患者很多,但是杨院长一直面带笑容,耐心的将当前患者病情处理好才请下一位患者。

“当内科医生,首先要细心、不急躁,特别是对呼吸疾病的患者,需要长期进行疾病管理,一定要了解清楚患者的状况,才能对症下药。”杨院长对科室里的医生也是如此要求。

杨院长以医术精湛闻名于外,而最为广大病患称道的还是杨院长扎实的工作作风以及高尚的医德。

“杨院长看病,从来不急着给我们开药,也从来不急着让我们做检查,而是耐心的询问病情。到底有哪些症状,持续多长时间了,做过哪些检查,服用过什么药物,这些询问,不仅使我们感到很受重视,同时更节省了很多诊疗费用,我们都是打心眼里相信他。”这是在科室留言里患者最真实而又普遍的反映,也是科室从不缺乏感谢锦旗和感谢信的原因。

精于专研,不断自我提升

除了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杨院长还是绵阳富临医院的党总支委员、副院长。走出临床科室,走上领导岗位,工作更忙了。党建会议、医学研讨会,学术讲座……到处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但即使工作再忙,他也从没有停下对专业知识的探索与创新。

“杨院长是我心中的‘男神’,不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学习上都有‘拼命三郎’的狠劲,他一直是科室最忙碌的人,但他对病人的诊治,对专业上的问题,从来都是一丝不苟,这是值得所有人学习的。”科室的医生护士们对杨院长的拼搏精神很佩服。

在忙碌的工作之余,杨院长喜欢看书打球,打的是羽毛球,看的却不是什么文学书刊,而是学科专业书。一有时间,他就会在手机上浏览呼吸疾病相关新闻,也会在深夜阅读相关专业书籍,苦心研究呼吸疾病方面的前沿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实践能力。

杨院长说,作为医生,如果不及时研究、学习国际前沿的医学知识,仅仅依靠以往的经验,是无法顺应现代的医学发展需求,况且,呼吸疾病患者多人多面,有的病情的复杂性超出当前的认知,亟待有担当的医务工作者去攻克。

为呼吸系疾病领域作出极大贡献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文彬教授是杨院长的偶像。陈教授对患者的医者之心,以及在呼吸疾病领域的倾力付出,是杨院长一直以来的榜样与目标。如今,杨院长也正用他的行动践行医者仁心,用实力兑现着对患者的承诺。供稿:绵阳富临医院

新闻推荐

绵阳市加快构建安全高效能源体系

本报讯(记者黄小芹)电能替代,不仅节能降成本,还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近日,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近年来绵阳市深入推进能源生产...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患者心中的“家人”)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