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成都专电(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李灵越范萌)1月31日,出席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住绵省政协委员认真履行职责,围绕省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及四川省“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展开讨论,为助力四川省“十四五”开好局谋实招、献良策。
讨论中,委员们一致认为,省政府工作报告高屋建瓴、内涵丰富,既全面总结了2020年政府工作和“十三五”时期四川发展成就,又客观分析了发展中还存在的一些困难和问题,还清晰描绘了“十四五”和二〇三五年规划蓝图,系统部署了2021年工作。报告精简务实、亮点频频,听后引发共鸣、提振信心、令人振奋。
李亚莲委员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可以用“新”“实”“特”概括。“新”是对标新阶段新使命,积极投身新征程新任务;“实”是报告实字当先,求真务实,内容充实,文风朴实,既有高度,又有温度;“特”是立足四川特色擘画蓝图,是压力更是动力,是路线图也是方法论。她建议,加快绵遂内铁路项目建设,并将该项目纳入“十四五”规划,让绵遂内尽快互联互通,助力绵阳科技城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创新高地。
沈其霖委员认为,人才是最大的资本,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高校建设的相关内容较少,应把高等教育放在强化重大创新平台建设里,加快建设人才强省。他还表示,在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中,中医医院生存压力大,应推进建立多元复合型支付方式,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尽量平衡各方利益,破除医院逐利机制。
勾永阶委员表示,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议应该尽快制定相应实施细则,并抓好实施落实,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只增不减和粮食安全。他还建议,根据常住人口、师资、生源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布局乡村学校教学点,确保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后半篇”文章做好做实。
张钧委员说,唐家山堰塞湖水能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但未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他建议,加快北川唐家山水电综合开发,合理开发利用水能资源,并对堰塞湖进行科学规划,变废为宝,做好周围配套设施服务,将此地打造成一个独具羌族特色的休闲旅游观光景点。
新闻推荐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田明霞)近日,绵阳作家陈奎的新作《大潮飘萍》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部长篇小说讲述涪江流域某地...
绵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绵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