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绵阳 今日安州 今日江油 今日梓潼 今日三台 今日盐亭 今日平武 今日北川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今日绵阳 > 正文

游仙城乡教育实现同频共振

来源:绵阳日报 2021-03-05 07:06   https://www.yybnet.net/

当前,各地中小学已陆续开学。对于游仙区红卫小学的84名孩子来说,新学期不仅有新气象,更有崭新的环境和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这学期,红卫小学的全体学生去东宣小学上学了。跟他们同样开心的,还有魏城镇凤凰小学、建华小学等学校的孩子们。

游仙区农村中小学布局的变化,源于该区对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深入思考。

□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杜畅

集约组团科学规划教育资源布局

城市化进程和镇村行政区划调整,为游仙区农村教育工作重塑了新环境。本着“利于学生就近入学,利于集约教育资源,利于提高规模效益”的原则,游仙区合理确定学校布点,促进农村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

游仙区教育资源布局遵循“集约、均衡、科学”的理念,采取“整体并入、暂设教学点、合并重组”三种模式进行。通过“生源不足小学整体并入区域中心小学,偏远乡镇学校暂设低年级教学点,撤销存续能力较弱的九年一贯制学校,合并重组布局集中的中、小学校”等操作模式,实现教育资源集约使用。

以瓦子小学为例,该校距离新桥小学4公里,仅有学生43名,师生比为1:2.5,存续困难。整体并入新桥小学后,不仅使瓦子小学学生享受到区域中心镇的优质教育资源,更提升了中心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达到了优化整合目的。

对于建制调整后的部分非区域中心场镇学校(偏远学校),游仙区采取暂设教学点形式进行改革前置。“主要是考虑到低幼龄学生远距离上学通行不便,采取暂设教学点,由中心校区统筹资源,协调发展的模式进行。”游仙区教体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科学合理布局后,游仙区共撤销14所公办学校,减幅31%。

创新联动推动农村教育水平大提质

在推动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发展中,游仙区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以拓宽办学模式、深耕教师队伍建设为切入点,努力提升教育活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积极探索“城市学校+乡村学校”联合办学模式。引导城区优质教育资源下沉乡村,富乐中学先后领办小枧中学、石马中学和魏城中学。全面开展教研教改、师资培训等活动,实现了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乡村辐射。

深入推进“优质学校+薄弱学校”办学模式,将游仙中学与忠兴中学、新桥中学整合,实行“一名校长、统一师资、统一管理、统一考核”模式,形成一校三区。通过共建共享,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农村学校发展内驱力。

创新用人机制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循环。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游仙区深入推进教师体制改革。针对薄弱学校规模小、师资缺少竞争活力等问题,探索实施教师轮岗制,推进中小学校长、教师轮岗交流,每名教师轮岗1-3年,成功实现师资资源再分配。师资均衡带动了新学校、薄弱学校优质发展。利用本次乡镇区划改革契机,科学制定教师统筹交流方案。目前,全区已将撤并的14所学校的244名教师全部统筹交流至需求学校。

通过对联合办学模式和教师任用机制的改革,游仙区优势教育资源得以流动,教育事业实现了城市和乡村的同频共振,用优质的教育质量回应了老百姓对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的关切。

新闻推荐

心系大局建诤言情牵民生献良策 市政协七届六次会议联组讨论侧记

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王勇摄)□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黄小芹李桥臻3月2日下午,参加市政协七届六次会议...

绵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绵阳这个家。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我的2020年读书单2021-03-03 06:37
评论:(游仙城乡教育实现同频共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