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生街头卖报救助赵川
“叔叔,阿姨,买一份报纸吧……”7月28日上午,花园实验小学五年级六班的何思雨和陈元艺冒着酷暑在警钟街叫卖着报纸。这已是她们连续两天顶着烈日、挥汗如雨地卖报。这样做只为完成一个心愿——用辛勤劳动赚来的钱,去救助一名素昧平生,在救火中被烧成重伤的12岁乡村少年赵川。
□ 本报记者 陈荣 实习生 周雯 文/图
A乡村男孩救火不幸重伤
赵川家住三台县芦溪镇尖山村一组,今年小学毕业。6月21日凌晨,一场大火不幸降临,从他家灶房燃起,火势很快蔓延。父亲赵元红叫起他,一起舀水救火,周围邻居也赶来帮忙。火扑灭了,赵川却瘫坐在地上,双腿被严重烧伤,烧伤面积高达50%,伤情严重,高烧不退,面临生命危险。6月23日,他从三台县人民医院转院到市中心医院治疗。“他一个娃儿家,不懂事,太着急了,冲进火堆里去救火。”回忆起这次飞来横祸,赵元红对喊赵川一起救火后悔不已。
赵川下学期就该上初中一年级了,被烧伤那天距离中考还有三天,虽然没有参加考试,但由于赵川平时表现优异,老师已帮赵川报好了名,盼他早日伤愈迈入初中校园。
目前,赵川已做了两次大的植皮手术,治疗效果很好,但每次手术费都是上万元,赵元红四处拼凑借了9万余元,再无办法可想。现在,这个又当爹又当妈的中年男子,一方面为儿子已经度过危险期而略感欣慰,又为后续治疗费无着而愁眉不展。
B如潮爱心涌向烧伤少年
“擦药的时候,窗外的风吹过来,他就疼得不得了。”赵元红说,同病房的爷爷、奶奶们大热天的,不仅把窗户关了,还不吹空调,都坚持扇扇子解暑。
医院得知赵川的不幸遭遇后,主动为他减免了3万多元医药费和烤灯费用,医生护士也纷纷为他捐款。跟赵川同病房和对面病房的病友们,也纷纷捐款捐物,伸出爱心之手。一些来看望生病亲友的市民也为救治赵川100元、200元的捐款。赵元红说:“帮助我们的好心人很多,有些甚至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真的很感谢他们。”
“今天喝牛奶没有?这个孩子需要营养,我们平时炖的鱼汤、蹄花都会送点给这个孩子吃。”对面病房的李小英女士对赵川很关心,她说,希望大家都献出一点爱,哪怕少穿一件新衣,少在外面吃一顿饭,能够帮助一名濒临绝境的少年获得新生,真的是善莫大焉!
C城里娃卖报救助小伙伴
26日,11岁的何思雨和妈妈来看望李小英,听说了赵川的不幸遭遇。她对妈妈说:“我第一次看到赵川哥哥,看到他的伤口,我也仿佛能感觉到他的痛。”当时何思雨的心里便萌生了帮助赵川的想法,临走前她安慰赵川:“哥哥,你要坚强,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
回家之后,何思雨把赵川的事告诉同班的好朋友陈元艺,两个孩子商量着帮助赵川的办法。何思雨提议去卖报纸,用自己劳动得来的钱去帮助赵川:“明天我们就一起去卖报纸,卖了报纸赚的钱我们都给他。”
两天来,何思雨和陈元艺走上街头卖报,为了让行人买一份报纸,她们耐心给行人讲述她们卖报救助赵川的缘由。行人了解情况后,无不为之动容,纷纷买报予以支持。两天下来,她们赚到了72.5元钱。28日中午,何思雨和陈元艺将沾满汗水的卖报爱心款送到了赵川的病床前。
何思雨、陈元艺的班主任黄老师知道此事后,激动地竖起了大拇指:“我要在群里发动我们班的同学,倡议大家都来做这个有意义的事情,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献出自己的爱心。不仅可以为救助赵川出一份力,也可以传递正能量。”
当天下午,何思雨和陈元艺动手做了一个募捐箱,希望能为救助赵川筹集更多善款。
新闻推荐
三台,自古以来,因为优越区位条件成为“川北重镇、剑南名都”,在抗日战争中,位于大后方的三台也成为日军攻击的重点。日军曾经两次大轰炸三台,给三台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但大轰炸并没有击垮三台人...
三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三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