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新闻 安州新闻 江油新闻 梓潼新闻 三台新闻 盐亭新闻 平武新闻 北川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绵阳市 > 三台新闻 > 正文

电商进村 农民网上“逛街”做买卖

来源:绵阳日报 2015-08-24 15:30   https://www.yybnet.net/

□ 本报记者 魏星奎

随着“互联网+”概念的落地发展,农村电商平台在绵阳市犹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对传统的农产品经营模式形成强大的冲击。

据商务部门统计显示,目前,绵阳市已建有农村电子商务平台企业8家,利用天猫、京东等第三方平台开店的企业(专业合作社)110多家,电子商务服务企业160余家,年实现网络零售交易额1.1亿元。

如今,在绵阳市三台、安县等一些农村地区,利用村级电商平台,农民只需轻点鼠标,就可以将地里种出来的农产品卖到外地,也可以随时买回所需的化肥、种子等农资商品。一个以“点鼠标”买卖商品的全新网络购销模式,正悄然取代以“背背篼”赶集的传统集市贸易方式。

而随着互联网技术在农村的普及应用,一个全民触网的“互联网+农业”电商时代,正悄然走向绵阳市广大农村,推动着绵阳市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

轻点鼠标

农民开始网上“淘宝”

近段时间来,在安县塔水镇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站,庆丰核桃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庆富每天都要忙着将打包处理后的黄秋葵,通过物流公司发往全国各地。两年前,合作社已在淘宝网开设了网店,通过网店销售黄秋葵。李庆富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他们已接到了两万多笔网购订单,销售额超过50万元。

在三台县灵兴镇石桥村村民艾尚林家超市门口,一块“石桥村电子商务服务中心”的牌子格外醒目。这位刚学会上网不久的农村网民,每天都要用县上为他配备的电脑、电视、POS机等设备,帮村民们在网上选购洗衣粉、生活电器等日常用品。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政府对农村电商发展的支持,绵阳市运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不断加深,“互联网+农业”新业态风起云涌。

目前,绵阳市已经涌现出一批如“食哈哈”、“菜鸽子”、“江豆网”、“好农鸡蛋”、“铁骑力士我迷家”、“绵阳蜀岭农业”、“北川维斯特商交所”、“三品一标联盟网”等农业电子商务平台。

农产品线上销售和线下体验一体化经营初步成形。“八品物流配送直销”、“谷雨合作社视频监控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绵阳农业信息网”、“绵阳新农网”、手机APP等农业信息服务体系逐步健全。

在大批自建电商平台的同时,一批农产品营销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加盟连锁店、经纪人还利用淘宝、天猫、微信等第三方电商平台,销售本地名优特新农产品,使“绵阳造”农产品轻松走出四川。

而随着农村电商的蓬勃发展,农业大数据、农村电商化、农业物联网等随着资本热潮的涌动,纷纷从概念转化为现实,并在广大农村地区生根发芽。目前,绵阳市三台、北川已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江油、游仙成为了省级电子商务工作试点县。

如今,在绵阳市一些有条件的农村地区,村民购物不再靠“背背篼”赶集做买卖。只需轻点鼠标,日常所需的生活用品、农资化肥及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都可以通过网店,实现“一键搞定”。

互联时代

电商进村要迈“多道坎”

互联网普及带来的新技术新理念,无疑将给传统农业和绵阳市广大农村带来巨大变化。但是,受制于当前农村落后的条件,实现“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还有不少难题等待破解。

现实中,互联网与农业农村和农民如何互相适应,真正做到相融、互动,在信息闭塞、交通落后的偏远农村,远非启动计算机、点击鼠标接入那般简单。

首先,农村发展互联网农业的基础设施才刚刚起步。虽然从国家层面到电信运营商不断在农村普及宽带,但绵阳市农村地区目前仍有许多地方没有通宽带,农村家庭电脑普及率非常低。

其次,落后的物流业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制约了农产品的网上鲜销。绵阳市一些农村地区偏远,物流公司因其运送成本较高无利可图而不愿意送达,造成不少物流运送空白地带。

而生鲜农产品销售所需的保鲜技术、储存能力、配送力量等存在巨大差距,尤其是冷链物流覆盖缺口较大,也让一些地方没有条件开设网上销售。

另一方面,作为当前留守农村的主体对象,绝大多数为文化基础较差的老弱病残。要普及互联网技术,如何让这些大字识不了几个的农民学会上网,熟悉互联网农业的运作模式,让他们真正尝到此带来的甜头,这注定还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在全省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三台县,因许多村子选不出合适的农村电商经营人员,县上不得不将其条件降为“不看年龄,只要愿意学习电脑就行”。

电商进村的艰难,由此可见一斑。

而从绵阳市现有电商平台分析,当前,绵阳市还没有一个综合性的展示展销平台。一些已建成的平台公司投入虽大,但盈利状况却不乐观,一些网站甚至还出现亏损,严重制约了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

不仅绵阳,放眼全国各地,当“互联网+”遇上农业,如何打通电商进村的“最后一公里”,也正考量着各方决策部门的智慧。

但是,每一件新生事物的出现,注定有旧的事物会衰亡。

小米手机创始人雷军曾说过:“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起来。”如今,我们正站在移动互联网这个“风口”,不管你信,还是不信,农村电商都注定会“飞”起来。

政策助力

“互联网+农业”迎来春天

山雨欲来,狂风满楼。

看中绵阳农村巨大的消费潜力,电商巨头阿里巴巴已抢先一步。

今年6月,谋划已久的阿里巴巴正式将触角伸入绵阳市农村,与安县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并在随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先后与梓潼、北川达成农产品网上销售合作协议,“跑马圈地”动作明显。

电商狂热的背后,政府也没闲着。

7月21日,市委书记彭宇行在全市电子商务和“互联网+”工作专题会上强调,要把电子商务和“互联网+”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一号工程”,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并多次深入涪城、江油等地调研农村电商发展。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超近期亲自带领数十个市级相关部门负责人到内江等地考察农村电商工作。互联网在现代农业发展中产生的巨大威力,深深地震撼了每一位考察人员。

8月17日,市农业局召集全市农业系统200多人召开“互联网+农业”专题培训。尽管不少学员还是第一次听说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这些新名词,但事实上,一些新的信息技术早已融入农业生产,并已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便利与好处。

在三台,563家乡村“电商”服务站今年将全部开业,目前,开店所需的电脑等设备正在按程序采购中;在梓潼,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工作也已启动,该县计划未来5年将投入3600万元,对县、乡、村三级供销网点进行信息化改造,打造具有梓潼特色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在江油,总投资6亿元的颐江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项目也即将完工……

进入7月以来,安县、平武相继成立了电商协会。邮乐网县级特色馆“安县馆”正在紧锣密鼓筹备中,上线后将引入“谷雨绿色香米”、“张大包蛋”等当地特色产品企业实现网销。

而早已实现正常运行的“食哈哈”、“江豆网”,近两年来,通过网上农产品展厅展示展销,让数以万计的外地消费者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就轻松地买到了“绵阳造”特色农产品。

今年以来,绵阳市财政对电商的支持也在不断“加码”。

继年初安排1000万元财政资金支持电商发展后,绵阳市拟再投入5亿元资金,用于建立贷款风险、企业转贷、股权投资、产业引导发展,为电商企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各种助力政策,也正呼之欲出。

当前,绵阳市正加快制订《推动电子商务突破性发展》、《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等一系列实施意见,大力推进“全企上网、全民触网”发展电子商务。

在电商进村初设方案中,绵阳市拟将全市400多家龙头企业、2400个合作社、1000多户家庭农场培育成农村电商主体,力争通过两年时间,建成2万家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和实体店,在全市形成较为完备的农村电子商务新格局,年实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10个亿。

在具体思路上,绵阳市将通过培育村级电商服务网点、县级电商产业园区、市级电商运营中心,并在鼓励自建电商平台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淘宝、京东、天猫等国内知名运营商深度合作,搭建绵阳特色农产品精品电商馆,以开放合作的方式,共同打造绵阳市农业电商孵化中心。

同时,鼓励涉农部门结合自身工作特点,发展专业电商平台,并积极融入省级“农机购”、“水产网”、“三农网”、“网上供销”等国家省级专业大平台,实现精准对接,助力农村经济腾飞。

新闻推荐

10月起餐饮服务无证要理抹

本报讯(记者蒋琳琳)昨(27)日,县市区长热线(三台县)值守“政风行风热线”,三台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及县食品药品和工商质监管理局、卫生和计划生育局、教育体育局、农业局的负责人来到直播间,就市民关心的餐饮...

三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三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电商进村 农民网上“逛街”做买卖)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