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有了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扶,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一提起自己的创业经历,三台县建平镇八角村4组的杨臣锋满是感激之情。近年来,肢体四级残疾人杨臣锋发展生猪养殖,不但甩掉了“穷帽子”,还成了远近闻名的“猪司令”,日子越过越舒心。
杨臣锋只是残疾人脱贫致富的一个代表。今年以来,三台县切实履行“代表、服务、管理”职能,大力开展***,全面实施针对残疾人的民生项目,让残疾人同健全人一道奔小康。
□刘玉明 李静
精准分析 个性化服务
今年50岁的杨臣锋由于肢体残疾,学历不高,家庭十分拮据。“去年,我们在走访中了解到他的家庭状况,就主动上门开展帮扶活动,并制定了个性化帮扶方案。”建平镇残联理事长胡晓英说。
当年5月,杨臣锋拿到了残疾人自主创业扶持资金4000元,并且通过当地镇政府和残联,又争取到了5万元贷款,建起了150平方米的猪舍,饲养了50头生猪。不到两年时间,杨臣锋通过养猪共获得5万余元纯利润,被远近村民称为“猪司令”。“在实施***过程中,采取分类处理,通过精准分析,找到致贫原因,对帮扶残疾人进行个性化服务。”县残联理事长羊立新说,残疾人由于贫困原因和程度不同,扶持需求也不尽相同:有的丧失了劳动能力,需要依靠社会保障维持基本生活,有的尚有劳动能力,可以提供就业创业机会或扶持农业生产。
2015年,三台县共有41名残疾人享受到了创业大户扶持资金,走上致富的道路。“他们用这笔资金创业,不但自己致富,还带动周边一些残疾人和困难群众实现脱贫增收。”羊立新介绍,今年以来,三台共发放补助23万余元,金额从2000元到10000元不等。
授人以渔 长效化扶持
在三台县刘营镇黄泥井村,魏基勇一边巡视着鱼塘,一边打电话向县水务局的技术人员询问秋冬养鱼注意事项。魏基勇告诉记者,由于车祸导致高位截肢,两条腿都安上了假肢。多亏政府帮助才走上了养殖道路。除了资金补助,有关部门还为他免费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他打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在帮扶残疾人就业创业过程中,三台县除了不断加大“输血”帮扶力度外,还不断加强残疾人“造血”功能,以举办技能培训班、将部分求职残疾人送往省、市进行技术技能培训,让残疾人自强自立、积极创业就业,拓宽致富渠道。“每年的3月下旬到4月中旬,我们都要邀请县农业局、县畜牧局、县水务局、县卫生局的专家教授,免费为贫困残疾人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羊立新说。通过培训,让残疾人掌握种养殖实用技术,更新就业创业理念,增强居家灵活就业能力,改善生存环境,逐步提高残疾人参与社会事务活动的能力。2015年,三台举办了两期培训,参培残疾人近400人。
新闻推荐
绵阳市餐饮行业十大风云人物候选名单主办单位:绵阳市商务协会 绵阳市食品产业协会
为展示绵阳饮食行业做出不凡的业绩,推动绵阳市饮食产业发展,弘扬、传承、挖掘、创新特色饮食及川菜美食文化,表彰在饮食行业中为绵阳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先进个人,展现绵阳饮食营养文化的独特...
三台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三台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