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泉这段时间盛产的众多水果中,葡萄似乎格外受宠。黄土好农人现代农业基地的葡萄可以采摘了,大面蒲草村示范基地的新品种葡萄和果农田园里的巨峰葡萄都在向你招手,同安街道阳光村的首届葡萄采摘节也鸣锣开鼓......一时间,龙泉乡村,似乎处处可闻葡萄的香甜,随手可采可口的葡萄。
炙手可热的葡萄,丰富多彩的采摘节,融入了体验式元素的都市现代农业,如今正成为我区农业发展的新模式,一片片葡萄园,正成为一个个聚宝盆,成为果农增收致富的有力承载。
8月1日,星期六,黄土好农人现代农业基地的葡萄园里,主人杨西一大早就忙碌起来。这一天,陆续前来园子里采摘美人指、夏黑的市民络绎不绝。这家要5斤,那家要10斤,杨西和工人忙着为客人打包、收钱,汗水也随着脸庞往下淌。
费力地拎着一篮子葡萄,小小的脸蛋上挂满了汗珠,这样的体验对于从小在城市长大的舒梓涵来说,是以往不曾有过的。当天,10岁的舒梓涵和爸爸及朋友们一起来到好农人葡萄园,自己采摘葡萄。“以往吃葡萄都是到水果店买,现在可以直接进园子里摘,既新鲜,又让孩子看到了葡萄长在架上的样子,很有趣。”其父亲舒先生笑着说,他和朋友已是好农人的常客,经常会来体验一些农业项目,而自己动手摘葡萄也可以让大人和孩子融入自然,这种方式在他看来很适合现在在城市长大的孩子们。
杨西一家是柏合镇健康村人,去年到好农人承包了基地开始栽种葡萄。在他们的精心管理下,这些葡萄今年已经挂果,因为好农人的名气渐响,最近到园子里来采摘葡萄的市民也越来越多。“葡萄价格其实和市场零售都差不多,但更多的人来,是想体验一下采摘的乐趣,在挂满葡萄的架子下寻找自己中意的葡萄,那种感觉对游客来说可能才是最好的吧。”杨西笑着说。
无独有偶。同样是柏合镇健康村村民,陈泉武在阳光田园基地租地栽种的葡萄今年也为他赚回了搞都市农业的第一桶金。端午节前后,他的园子就开始对外开放,一些远道而来的市民跳进园子,自己采摘下一串串夏黑葡萄,对于每斤15至30元的价格,也没什么异议,反而对味美的葡萄赞不绝口。一季下来,陈泉武租下的这片葡萄地卖了一二十万元。这让初试牛刀的他看到了互动式农业发展的前景。
在租下这片葡萄园之前,陈泉武一直在健康村栽种巨峰葡萄,辛勤耕耘,早出晚归,一季下来一亩地的收入也就是一两万元。四处走访学习经验后,陈泉武将目光放在了观光体验式农业上。去年,他在阳光田园基地租下了一片葡萄地,一些将就原有的夏黑品种管理好,另一些则种上了从四处引来的新品种,明年就将大面积挂果。
行走在大棚葡萄架下,看着长势良好的葡萄苗,陈泉武早已对接下来的发展有了自己的打算,待葡萄长起来后,自己会配套餐饮、休闲等,让游客来了既能摘葡萄,也能坐下来有其他更多体验,真正留住客人,带动消费。
在蒲草村,随着采摘节名气渐响,加上交通条件越来越好,村民们除了传统的销售方式,也渐渐打开了体验式的采摘方式,农家乐也随之兴起。“现在客人来了,可以摘葡萄,可以钓鱼,可以吃农家饭,他们玩高兴了,我们也挣到了钱,何乐而不为。”一位开了农家乐的村民这样说。
都市现代农业,就是要融生态绿色农业、观光休闲农业、高科技现代农业等为一体,为城市人提供直面农业、直面土地的机会,更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记者从区农林局了解到,近年来,我区加大对都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从政策、资金上给予指导和支持,让都市现代农业的概念越来越多的被农民熟知并接受,逐步走上了发展都市农业的道路。仅今年上半年,我区就推进龙泉驿出口水蜜桃示范基地、东山精品特色枇杷种植示范基地、西河-洛带优质葡萄种植示范基地等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建设项目12个,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21家。
今年6月,市委主要领导在调研都市现代农业时就提出,要通过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即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多的增值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光明前景,即为“第六产业”。发展“第六产业”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振兴农业农村,改变农业发展前景,通过一、二、三产业的相互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让第二、第三产业附着其上,逐步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
“第六产业”,正厚积礴发。
新闻推荐
刘超在调研盐亭县域经济发展时强调 努力建设全省丘区生态经济强县
盐亭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盐亭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