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200名政法干警驻村禁毒攻坚
本报讯 近日,凉山州选派200名驻村干警进驻毒品危害重点村,其中180名任支部专职禁毒副书记、20名负责机动督导,协同村“两委”班子开展毒品问题整治。
在为期一年的时间里,驻村干警将与当地党委政府、禁毒办和基层组织无缝对接、密切配合,扎实开展禁毒攻坚,确保实现辖区内贩毒人员逐年下降30%、无新滋生吸毒人员、建立社区戒毒(康复)模式、吸贩毒高危人员排查率和管控率100%、非法种植制造毒品海洛因发现率100%、禁毒预防教育宣传面100%等“六个具体”目标。同时,摸底建立吸毒人员、查获的贩毒人员、可能涉毒人员、外出务工监管联络员4本台账,有效管控涉毒重点人员。
盐亭集中兑付拖欠工资案款238万元
本报讯 盐亭县人民法院近日举行了执行案款集中兑付大会。两天里,先后有285名农民工赶到法院兑付工资,总金额达238万余元。
据了解,在盐亭县投资的三家公司共拖欠400余名农民工1000余万元工资,农民工向盐亭县法院提起诉讼。立案受理后,该院立即成立专案组,冻结资金1300万元。此前,该院已分批次为农民工兑付工资700余万元。此次兑付后,涉案工资将全部结清。
2015年,该院对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逃避执行等行为的被执行人采取严厉的执行制裁措施,共受理执行案件1393件,执结1280件。
旺苍农民带着“口袋律师”去打工
本报讯“去年,我在江苏苏州务工时不慎摔倒,致颅脑损伤和突发性耳聋,被认定为工伤,但公司拒绝为我提供工伤待遇。多亏县法律援助中心为我力争,公司最终赔偿我工伤待遇共计20多万元。”旺苍县五权镇大垭村民王元海说,成功维权多亏了“口袋律师”。
所谓“口袋律师”,是一张名片大小的法律服务便民卡,上面有乡镇法律服务所、县法律服务中心电话,农民常放在贴身口袋里,称之为“口袋律师”。
旺苍县是劳务输出大县,60%的青壮年长年在外打工。春节期间,大量外出务工的农民工回家过年。为引导他们学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旺苍县司法局充分利用各乡镇赶场天、车站等人口聚集地开展普法志愿服务活动,给农民工送去“口袋律师”。截至目前,当地已为12万名旺苍籍民众配置“口袋律师”。
南充首个“旅游巡回法庭”挂牌
本报讯 日前,南充首家“旅游巡回法庭”在阆中市人民法院保宁法庭成立。“旅游巡回法庭”由3位法官在旅游重大节点轮流值班,另配备3名城区景点附近社区人民陪审员参与,并配备书记员1名。法庭以快立案、快审案、快执行和灵活的调解为主要手段,通过与旅游局、派出所、古保办、消费者协会协调对接的方式,解决旅游纠纷。
南充市旅游执法支队负责人表示,成立“旅游巡回法庭”可以更好地协助现有组织进行矛盾纠纷的化解,并对企业进行法制宣传,也可为现有执法人员提供法律咨询。
本栏撰稿 本报记者 庞莹
盐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