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春耕春管的关键时节。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今年的春耕生产中农民有哪些新需求,供销合作社通过综合改革,如何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的新要求,挑起为春耕春管提供社会化服务的大梁?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基层供销社,聚焦他们在综合改革中不断探索规模化服务、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的新变化。
今年春节刚过,四川省盐亭县麻秧乡的几个种粮大户就开始联系穗丰植保专业合作社,商量怎么加入合作社托管的事。不为别的原因,就冲着去年他们看到合作社托管的稻田每亩增产15公斤,病虫害防治却不花钱。
穗丰植保专业合作社是盐亭县供销合作社指导所属控股企业穗丰农资公司于2014年组建的,主要在全县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诊断、防治、测土配方施肥、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试验示范及推广运用。盐亭县是全国产粮大县,盐亭县供销合作社近年来针对当地一家一户的小规模农业生产模式存在着“管理不方便,生产成本高,标准化难落实”等实际问题,逐步探索土地托管服务,“盐亭穗丰植保专业合作社”在这个过程中应运而生。
2015年,四川省为贯彻“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科学植保”理念,在全国率先将政府购买公共服务机制引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四川省财政投入4000万元专项资金,在45个粮食主产县开展试点。去年省财政安排盐亭政府购买植保病虫害防治公共服务试点项目70万元。穗丰植保专业合作社抓住机遇,中标参与实施了2015年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政府购买服务1.2万亩,农户不付任何费用就可以享受政府购买的植保病虫害防治服务。
记者了解到,合作社承接政府购买服务后,与盐亭县农业部门密切配合,拟定防治方案,在15个乡镇的45个试点村快速推动,并与12个家庭农场、合作社联动,最终有2628户农民享受到了这项服务。合作社结合病虫害发生趋势、水稻栽培主要品种、分布区域等情况及常年病虫害发生特点,将政府购买水稻病虫害防治公共服务的实施区域确定在重大病虫害源头区和发生区、绿色防控示范区、种植专业合作社、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区,整村整组或集中连片区域实施。
通过开展土地托管、植保服务、承担政府购买服务,盐亭县供销合作社在农村社会化服务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先进的植保设备、专业的人才队伍、规范的管理以及保质保量完成农民交付的任务等,都让农民对供销合作社越来越信任。据调查,2015年,供销合作社实施购买水稻穗期病虫防治公共服务1.2万亩,与农户自防相比,病虫害防治效果提高了5%以上,防治成本降低10%以上,而且亩增产15公斤、亩减少防治成本6元,并减少化学农药用量21%,共增收节支60万元。
如今,合作社有社员150名,拥有最先进的植保设备,其中:无人机2架,自走式、推拉式喷杆机4台,机动喷雾器100台,电动喷雾器30台;有专业化防治队伍,其中:高级农艺师、高级庄稼医生15人,专职植保员2人,经岗前统一培训作业人员88人,成为全县实力最强、规模最大的植保专业合作社之一。据介绍,合作社已在各乡镇组建了服务站,并与供销合作社控股或参股的13个专业合作社及联合社签订了协议,托管了面积达1.3万亩的辣椒、果树、花椒、水稻、玉米等农作物的病虫防治服务。
盐亭县供销社有关负责人表示,供销合作社通过承担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实施,辐射带动全县统防统治、群防群治面积达40%以上,而与此同时,也带动了企业农资化肥、农药销售业务,去年新增服务收入146.5万元。这是供销合作社参与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尝试,可以充分吸引和调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来,让更多的社会主体进入农作物病虫害防治领域,培育出一批从事植保病虫害公共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既解决了农户防治病虫的困难,又克服了植保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保障了粮食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供销合作社工作赢得政府信赖、部门支持,实现了服务主体、农户和政府三方满意。
高瑞霞
新闻推荐
盐亭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盐亭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