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上午,梓潼县自强镇长征村的广播响起,播放的不是新闻,而是村民王乐才的检讨,他也因此成了村里因违反村规民约而“上广播”的第一人。
根据9月份刚刚出炉的长征村村规民约,为保护村道,超载车辆不得进村,要在村道入口卸载进行二次转运。而11月3日晚上,嫌转运麻烦的王乐才将一车30吨的砂石直接拉进了村子。为此,除了公开检讨外,他还要交30元罚款。“钱不多,主要是提个醒,村规民约是有约束力的。”长征村支书董天才说。
□冯松 本报记者 祖明远 文/图
“土法”上阵
专攻村里的麻烦事
长期以来,农村有些“麻烦事”成为村集体管理的心病。这类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用法律手段解决,程序太复杂、时间长,还会引发其他矛盾;选择道德评判,又缺少约束力,效果太差。
为此,梓潼在全县推行村规民约制度,鼓励村民自行化解矛盾。村规民约均由当地村民针对自己村子的特点制定,经过大多数村民表决同意后,再由镇村干部、法律顾问把关,避免村规民约与现行法律法规相冲突。
“没那么多条条框框,土点也不要紧,关键是要实用。”梓潼司法局局长李绍勇说。
仁和镇新民村摞荒地较多,但因为个别村民漫天要价,土地流转很不顺利,先后来了几个业主都没谈成。9月初村委制定村规民约,规定在连片土地流转中,九成以上农户都同意流转的,个别农户应该支持。在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不到一个月,新民村就引来新的业主,首批流转了60亩土地。
村民监督
群体压力就是约束力
有人违反村规民约,要如何处理?会不会因无法执行而流于形式?
在这方面,梓潼将村民作为监督和执行的主要力量。违反村规民约的,除触犯法律由相关部门处理外,村委会只是批评教育;损坏集体财物的,责令其恢复原状或作价赔偿,否则将由村民投票,取消享受或暂缓享受村上的各种优惠待遇。
8月份,二洞乡和平村村民贾小平倒车时撞裂了一根电线杆,他认为电杆没有倒,不必赔偿,但大多数村民不同意,最后贾小平掏钱换了一根新电杆。“如果这次不赔,下次群众评议有关优惠政策指标分配时,贾小平家就没有。反正制度在那,按制度来。”村民贾军说。
此外,村规民约也在培植好的社会风气。宏仁乡金宝村村规民约规定每年评选十位诚实守信群众,以社为单位,让群众给群众的诚信评分,并公示评分结果,村支书白广华说:“在农村,诚信是金,群众评分,怨不得谁,分低了自然脸红,连在信用社贷款也受影响。”
新闻推荐
每逢高考前夕,不少家长和考生都会前去梓潼县文曲星庙宇敬拜,祈求魁星点斗、金榜题名。不但有来自四川各地的考生家长,甚至有北京、上海、新疆等地考生家长坐飞机前来。家长说,别人拜我们也拜,不能让孩...
梓潼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梓潼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