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思想观念日新月异……这些都是积极的,可喜的,是社会和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然而,当今社会机构改革和就业政策的调整,又使农村中学生及其家长产生了“新”的思想:花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钱,读高中,上大学,毕业之后仍然没有“铁饭碗”,更没有“金饭碗”,就业还得聘呀考的。还不如初中“混”毕业后就外出务工,每月多少还能挣几个钱,实惠。于是,学生厌学这一与时代发展极不和谐的现象在农村中学普遍存在,更有甚者——担心孩子考上重点高中、大学后,没钱读不起书,就早早地给孩子灌输:初中毕业后考好考歹都不读了,打工去!
试想,这样的观念滋长下去,国民素质如何提高?社会、国家能否顺利向前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何时才能实现?
上述现象的存在,给作为农村中学教育者的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素质教育必须贯彻实施,应试教育又不能抛弃。可学生不思学习,不管是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的质量怎么能提高呢?压力转变为动力,我们意识到:当务之急是做好学生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只有做好了他们的思想工作,思想这一根本问题解决了,教学质量才能得以提高,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才不至于空话一句。
思想政治课的主要功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那么,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力军——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及其家长的思想工作呢?
一、教学为中心,德育放首位,把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紧密结合
青少年学生之所以容易受“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追根溯源,还在于他们幼稚无知,文化水平低下。加之父辈的愚昧无知,没有远见,不能给他们以正确的引导。所以,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时,必须把课本中的知识细化后融入其中,适时引导,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提高了思想觉悟。在此过程中,强调其中任何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都不会取得理想的效果。如果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或轻视思想品德教育,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所学无用,于是脑袋一偏,恹恹欲睡;然而只片面强调思想品德教育,而忽视或轻视了知识的教学,满口的大道理,结果也只是沙哑了喉咙,汗湿衣襟,学生却乘直升飞机,云里雾里。究其原因,前者没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学生的思想觉悟没有像芝麻开花那样节节拔高,导致他们反感,进而厌弃学习;后者就像建造高楼大厦,还没有夯实基础,就开始构建空中楼阁,使学生感觉虚无缥缈。我认为,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好不好,理解深刻与否,直接影响他们对知识的认同程度和付诸实践的强烈程度。而初中思想政治的教学目标分为识记,理解和运用这三个层次;识记是理解和运用的前提条件。如果识记都不达标,还谈什么理解和运用呢?所以,在思想政治课中,片面强调活动,而忽视知识点的教学,本人不敢苟同,应把二者有机结合才是上策。
二、创设情景,落实知识点
人的思想受知识的影响,已是不争的事实。要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首先得给学生传授、灌输科学文化知识。那么,在思想政治课中,如何落实知识点呢?
首先,根据中学生好奇心强烈,求知欲旺盛这一心理特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空洞地说教,而要创设恰当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领悟知识,明白事理。譬如,在初二法律常识课上,每学一个知识点,都讲述一个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析该案例所反映的问题和道理,使其融入情景之中去;再反思自己的言谈举止是否正确,正确的继续发扬,错误的自觉纠正。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思想觉悟水平,还训练了他们分析说明等方面的能力。
然后,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以强化所学知识。待学生独立或集体完成后,教师再争对性地讲评,对错误的予以及时纠正和引导,正确的给予鼓励,使其有成就感,增强学习信心。最后,让学生去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并做好记录。经过分析思考后,写成发言稿,每周在班上交流一次意见,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观察,思考以及语言的组织和表达能力。
三、思想教育要及时、适时
由于初中学生的知识文化层次不够高,对大道理暂时还不能理解,因此在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不要过于理论化,而应该每学到一个知识点(特别是初二法律常识课中的知识点),就让学生去思考,对照自己的言行;使其心灵中的污垢受到冲击,进而涤荡、清除。例如:有的学生爱吃零食,把环境卫生弄得很脏,针对这一现象,我在讲保护环境时,让学生检查自己的行为是保护了环境还是污染了环境。有的学生勇气可嘉,当场承认了错误,并表态今后一定改正,还要自觉保护环境;个别学生不敢当着同学们承认,但脸也红了。
四、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要学生听从教师的教导,教师不仅要讲得好,更重要的是要在日常生活中(包括课堂内外)做得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讲得头头是道,俨然圣人一般,而课外(甚至课内)行动却背道而驰,言行不一致;可以想象,学生会服你么?教师要做学生的楷模,让你的形象在学生心中伟岸,具有威信。切不可当着学生是人,背着学生是鬼。
五、家庭、学校、社会三管齐下,共同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
教师在学校做好了学生的思想工作,学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家长的思想,甚至影响社会。但家长毕竟是一家之长,具有一言九鼎的权威;所以教师还要配合学校以成立家长学校、家访等形式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使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身心的健康成长持关心和支持的态度。再者就是社会这个大染缸,形形色色的人,稀奇古怪的事,对学生的影响巨大——也许教师在课堂上口干舌燥,苦口婆心地对学生教育一节课的功效,社会不良风气只需一分钟就可以将其全部抵消,化为乌有。因此,国家及各个部门应竭尽全力,在建设好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好精神文明。只有坚持几手抓,几手都要硬,三个文明都抓好了,社会风气才会纯正,青少年一代才能健康成长,国家的未来才有希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事业才会后继有人。(梓潼县潼江初级中学校 黄涛)
新闻推荐
五星红旗我心中最美的太阳每当您冉冉升起时,我就会看见您赤红的脸庞面对您的五颗金星我们肃然起敬向您敬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我们许下庄严的誓词为了祖国的强盛为了祖国的美好未来我们努力学习为了...
梓潼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梓潼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